-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聪听(cōng tīng)的意思:指聪明而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蹈危(dǎo wēi)的意思:冒险,不顾危险地行动。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古稀(gǔ xī)的意思:指人到了六十岁的高龄。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涉历(shè lì)的意思:涉及历史,涉猎历书,对历史有所了解。
世务(shì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事务,泛指社会上的各种事情、事务。
危机(wēi jī)的意思:指危险和困难的关键时刻。
彝训(yí xùn)的意思:彝训指的是彝族的传统礼仪和教训。它强调了彝族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价值观。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争席(zhēng xí)的意思:指多人争夺同一座位或地位的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锷所作的《七十自寿二首》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感慨。
首句“江乡差喜浣征衣”,诗人以“江乡”为背景,用“浣征衣”这一动作,既展现了生活的日常,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里的“差喜”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接着,“屈指春秋倏古稀”一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屈指”来计算时间的流逝,感叹自己已步入古稀之年,岁月如梭,转瞬即逝。这种对时间的感慨,充满了人生的沧桑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涉历几曾谙世务,衰孱幸未蹈危机”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虽然经历了许多事情,但并未深谙世事,这既是对过去的自我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警醒。同时,诗人庆幸自己在年老之时,还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未陷入人生的困境或危险之中。
“扶藜不厌人争席,剪韭还欣客款扉”两句,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乐于待客的性格。即使在年老体衰之时,也愿意与人分享生活,享受与朋友相聚的乐趣。这里“争席”和“款扉”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庄子》和《后汉书》,寓意着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和珍惜。
最后,“闲与儿孙述彝训,愿他聪听更何祈”两句,诗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通过讲述家族的传统教诲,希望子孙后代能够聪明地倾听并遵循,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一代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人生智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江阴虚报冒功事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
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
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
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
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
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
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
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
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四月十三日偕同年华子才,内翰、章叔安明经、吴品英茂才,朱立卿家定生,游琴东三峰兴福两寺·其一
胜游遥接永和春,况有名山作主人。
路入青苍云四绕,寺经兵燹佛重新。
蒲团习静输行脚,香火留缘證后身。
尘海茫茫才近岸,回头终仗法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