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全文
明 / 何南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乘时(chéng shí)的意思:抓住时机,利用时机。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故编(gù biān)的意思:指过时的、陈旧的编纂或著作。

淋雨(lín yǔ)的意思:在雨中被淋湿

泼墨(pō mò)的意思:指用墨水或油墨随意抹洒,形容文笔豪放激昂,不拘泥于形式。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群贤(qún xiá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热肠(rè cháng)的意思:形容心地热情、真诚。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鉴赏

此诗《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由明代诗人何南凤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焚香阅读旧书,以热忱之心与后辈探讨科举之业的情景。

首句“深夜焚香阅故编”,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手执古书,香气缭绕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诗人以焚香为引,寓意着对学问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次句“热肠馀燄付群贤”,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炽热与对人才的期待。这里的“热肠”形容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后辈的关怀,“馀燄”比喻其知识与智慧的余晖,愿意将其传递给更多的贤才。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乘时泼墨成淋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诸子讨论科举之业时的激烈与深入。这里的“乘时”意味着抓住时机,“泼墨”则是形容讨论的热烈与激昂,仿佛墨水倾泻而出,如同雨水般淋漓尽致。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诸子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以及对学问追求的热情与执着。

最后一句“也较青山种白莲”,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这里将科举之业比作在青山中种植白莲,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尊重与期待,也寄托了对后辈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祝愿。同时,白莲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暗示了诗人希望后辈能够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保持高尚的品德与人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后辈的关怀以及对科举之业的深刻理解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何南凤
朝代:明   字:道见   号:知非   籍贯: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   生辰:1588-1651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佛教临济宗传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猜你喜欢

送黄子应蒋三水聘

春江潮汐信,摇动美人杯。

一雨芦苞水,孤烟玉镜台。

书逢关尹著,船报孝廉来。

自识游燕路,高歌首漫回。

(0)

送帅从龙邑丞擢判睢州丞先膳部公献平西夏颂于神庙得旨录送史馆·其一

混迹风流地,清心政事堂。

仙才多薄宦,家学自名郎。

副墨邀浮峤,张琴答桂阳。

南中行略遍,高步信游梁。

(0)

和黄士明少宰四首·其四咏荇

芳池碧涧同,密藻细蒲通。

深浅皆宜水,参差早入风。

镜光容展叶,带弱不胜丛。

下体如堪采,连钱冒汉宫。

(0)

书怀

万木森森巧结林,隔溪人静白云深。

行藏此日休看剑,山水频年欲破琴。

未信黄金终误世,还疑白雪解知音。

閒来一悟浮生理,底事宁论升与沈。

(0)

姑苏七夕同何文起

友生皆逆旅,是处可安身。

遇节频为客,衔杯赖故人。

狂飙迅夜发,乍雨黯天津。

此夕真何夕,休疑别泪频。

(0)

过何文起云卧轩留酌

从君一借榻,尘俗洗然清。

眉宇看芝紫,襟怀坐月明。

含毫能赋酒,散帙兼持枰。

欢会几人合,淹留日夕并。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