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袖手鱼满筐,鸬鹚水底为谁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自(àn zì)的意思:心里想着,私下里做着。
背负(bēi fù)的意思:指承担、负荷或忍受某种责任、困难、压力等。
槎头(chá tóu)的意思:指人的领导地位或权威的象征。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鸬鹚(lú cí)的意思:形容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却立(què lì)的意思:指退让、让步。
沙洲(shā zhōu)的意思:指河流中的沙堆或河床上的沙丘。比喻出现的机会或条件很少。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随波(suí bō)的意思:随着水波的流动而移动,比喻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小鱼(xiǎo yú)的意思:小鱼指的是年幼或者经验不足的人。
袖手(xiù shǒu)的意思:双手藏在袖子里,不做任何事情。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引类(yǐn lèi)的意思:引用类似的事物或情况来比较或说明。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追逐(zhuī zhú)的意思: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总得(zǒng děi)的意思:表示事情总是会有一个结果或者必然会发生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翁与鸬鹚捕鱼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渔翁手撚一竿竹”,简练地勾勒出渔翁手持竹竿的形象,一个“撚”字,生动地表现了渔翁熟练的动作。接着,“和烟夜傍鸬鹚宿”,夜晚,渔翁与鸬鹚相伴而眠,画面宁静而和谐。渔翁以竹竿为伴,鸬鹚则成为他的伙伴,共同度过夜晚。
“编橛为槎水面浮,朝放鸬鹚下沙洲。”渔翁将木桩编成筏子,早晨将鸬鹚放至沙洲,准备开始一天的捕鱼活动。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渔翁的智慧,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鸬鹚渺渺随波去,渔翁却立在槎头。”鸬鹚随着波浪漂向远方,而渔翁则稳稳地站在筏子前端,等待着鸬鹚捕获鱼儿的那一刻。这种静与动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沙浅日明鱼出曝,呼群引类相追逐。”当沙洲上的鱼儿因阳光照射而露出水面时,鸬鹚们便开始追逐捕食,场面热闹非凡。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渔翁与鸬鹚默契的合作。
“大鱼背负小鱼衔,总得鱼来不入腹。”大鱼背着小鱼,似乎在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但最终这些鱼都未能进入渔翁的筐中,暗示了捕鱼的艰辛与不易。
“渔翁袖手鱼满筐,鸬鹚水底为谁忙。”渔翁袖手旁观,但鱼筐已满,鸬鹚在水底忙碌,却似乎只为渔翁服务。这既是对渔翁辛勤劳动的肯定,也是对鸬鹚辛劳付出的赞美。
“儿童但笑鸬鹚拙,我独临流暗自伤。”孩子们看到鸬鹚捕鱼的方式可能觉得笨拙,而诗人却在河边默默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翁与鸬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劳动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