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旷期陶谢,呼儿读晋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泛潋(fàn liàn)的意思:形容水面广阔,波纹泛滥。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衡庐(héng lú)的意思:形容房屋坚固、安定。
回向(huí xiàng)的意思:指向佛、菩萨等神佛祈福或祝福,借助神佛的力量来达成某个目标。
揩磨(kāi mó)的意思:指用刀、石或其他硬物揩磨物体,用来形容刻苦努力地学习或工作。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门旧(mén jiù)的意思:指家门庭旧址,也可指老朋友。
市隐(shì yǐn)的意思:指城市中的隐蔽之地或隐秘之处。
陶谢(táo xiè)的意思:陶谢是指以陶瓷器物作为礼物或感谢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意地(yì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坚持的原则等方面的特点。
- 翻译
- 我懒散期待着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生活,叫儿子一起读晋代的书籍。
头戴葛巾在水边漂浮,踏着蜡制木屐走在崎岖的小路上。
转向空寂的佛门,擦拭心灵的尘埃,初次体验修行的开始。
我不愿再忍受都市的喧嚣,只想离开这里去衡山庐山隐居。
- 注释
- 懒旷:懒散而超脱。
期:期待。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东晋时期的隐士诗人。
呼儿:呼唤孩子。
晋书:指中国古代的史书或文学作品。
葛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
倾泛潋:在水面漂浮,形容轻松自在。
蜡屐:用蜡涂过的木屐,防湿耐磨。
嵚岖: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空门:佛教用语,指寺庙或出家人的生活。
意地:心灵之地。
初:初始,初次。
朝市:都市,朝廷。
隐:隐居,避开尘世。
衡庐:衡山和庐山,著名的隐居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陶渊明、谢灵运的敬仰。他让儿子诵读晋代典籍,自己则身着葛巾,悠然泛舟,踏蜡屐游历崎岖之地,仿佛与古人的心境相契合。诗人内心深处对尘世的纷扰有所厌倦,希望能回归清净的佛门或如谢灵运般寄情山水,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前往衡庐这样的隐居之地。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青州瀑布泉歌
山神爱奇天帝怜,倒捲海水悬山颠。
海神欲争不敢言,怒触山顶通黝渊。
白龙腾攫挂紫烟,疑挽神河泻九天。
力微路迥绝夤缘,迸落万丈鸣溅溅。
化为晴空碧玉鞭,飞声两道云光鲜。
山神受䀨忘晏眠,徙置十里苍崖肩。
坐令林麓伟丽捐,颇费探讨添烦冤。
我来闻此心冷然,敛裳欲访尘雾牵。
望中彷佛璚幕褰,冰肌玉骨争清妍。
谁能移还大道边,报尔万镒黄金钱。
春日杂诗二首·其一
连岁海扬波,兹秋息烽燧。
畎亩馀稻粱,农夫亦憔悴。
借问胡乃尔,共言苦徭税。
额外当征需,丁壮死无罪。
晨夕冒霜露,奔驰靡贱贵。
闾巷何萧条,鸡犬亦颠沛。
四序互推迁,数口寡所慰。
白日乃高悬,霾雾默茫昧。
风威徒怒号,安取惊聋瞆。
秋深室如磬,何以能卒岁。
次夜又步溪上
月夜不减昨夜好,秋霁家家夜饭早。
蔓青芋子白酒香,土门竹舍黄花老。
农谈悠悠静可听,皆说官家今太平。
斗斛上仓不过概,差船点马无兼丁。
翁哺弱孙妇抱子,依依相对桑麻里。
我愿明月长此光,不照离愁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