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方(bā fāng)的意思:八个方向,指各个方面、各个地方。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化术(huà shù)的意思:化术是指能够变化、转化的技巧和方法。
回视(huí shì)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腾化(téng huà)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烟雾弥漫的样子。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犹龙(yóu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腾化术(téng huà shù)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够迅速消除障碍,迅速改变困境。
- 注释
- 精神:指人的精神力量或者影响力。
遍:遍布。
八方:各个方向,形容范围广大。
一散:一旦分散。
风:比喻力量的消逝或无形。
堂堂:形容众多或盛大。
世之人:世间的人们。
奈何:为什么,表示疑问和感叹。
总:总是。
虚空:空虚,缺乏实质。
腾化术:变化莫测的法术或能力。
正尔:恰恰如此,正是这样。
不能从:无法跟随或顺应。
恍兮惚:模糊不清,如梦似幻。
老子: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尊称,这里可能象征智慧或深沉。
犹:如同,好像。
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神秘和强大。
- 翻译
- 精神的力量遍布八方,一旦释放可能如风般消散。
世间众人如此众多,为何总是感到空虚无物。
我没有变幻莫测的能力,因此无法随波逐流。
回首往事,一切仿佛梦幻,老子或许就像那条隐匿的龙。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苏轼(苏辙)之子苏泂所作,名为《寓言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借用道家的思想,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脱和不满。
"精神遍八方,一散或为风。"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宇宙间精神四处弥漫的景象,像是无形之物一旦散发,便化作风去,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力量渗透一切的感悟,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不可把握性的感慨。
"堂堂世之人,奈何总虚空。" 这两句则是对当时世人的批判,认为他们虽然看似庄重、显赫,但实际上却空洞无物,没有真实的精神追求和内在的充实。
"我无腾化术,正尔不能从。" 诗人自称没有能够升华变换的仙术,因此无法像道家修炼者那样超脱尘世。
最后两句 "回视恍兮惚,老子其犹龙。" 表达了诗人对先哲老子的仰望之情,以及老子思想深邃如同大海一般的敬畏之心,"犹龙"则是形容老子的智慧和精神状态,如龙一样高贵而不可捉摸。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