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极(bā jí)的意思:指极端、极其。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当依(dāng yī)的意思:当依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依照、按照。表示按照某种规定或者依据做事情。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还相(hái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样子或状态,恢复正常。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离乱(lí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分离,混乱无序的状态。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萍飘(píng piāo)的意思:形容人没有根基,没有依靠,四处漂泊。
盛年(shèng nián)的意思:指人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时期。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依违(yī wéi)的意思:依照或遵循,违背或违反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子安(zǐ ān)的意思:指年少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方以智所作的《和陶饮酒》。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思想家、科学家,也是“东林党”后裔。他的诗文多涉理学、哲学、科学等领域,体现了其博学多才的特质。
此诗开篇即以“子安问黄鹄,万里将安飞”起笔,借问黄鹄之飞翔,引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慨。黄鹄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而“万里”则强调了旅程的漫长与艰难。接着,“八极纷茫茫,中路能无悲”表达了在广阔无垠的世界中,行进途中难免会感到迷茫与忧伤。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境遇,生动地描绘了人在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复杂心情。
“三萍飘大海,风波还相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海上的萍藻随波逐流,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即使遭遇风浪,也依然相互依存,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结与支持。最后,“安得如潮头,朝夕自言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希望如同潮水般,能够每日都能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之中。
“一经离乱中,盛年忽已衰”,揭示了诗人亲身经历的战乱与动荡,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疲惫与岁月流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反思了自己在壮年时期就已开始衰老的状态,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有心不敢椎,有口当依违”,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变得尤为重要,但同时又面临着道德与责任的考验。这句诗展现了方以智作为知识分子,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和陶饮酒》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方以智对于人生、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与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秋江送别图送杨亨衢少府参安成军事
杨少府,紫骝马,黄金鞭,团花战袍绣两肩。
腰下雕弓悬,迥若秋鹰解绦旋。
纵之飒飒,凌千仞之苍烟。
酒酣拔剑玉龙舞,喝令西飞白日回中天。
簸海腥风白波立,压空杀气玄云连。
缘边诸将亦无数,昼拥旌旗夜挝鼓。
豹韬合变待参谋,太守抡才君独去。
送君江上君甚欢,江风吹雪芦花寒。
知君心事如秋水,故应写入画图看。
问谁画者谢君绩,不画琵琶美人泣。
舟子扬帆发棹歌,主人解剑停杯立。
我亦从军今四年,男儿姓名何足怜。
老亲白发长相忆,只得还家种薄田。
玉华洞
忆昨游桂林,岩洞甲天下。
奇奇怪怪生,妙不可模写。
玉华东西岩,具体而微者。
神功巧穿凿,石壁生孔罅。
玲珑透风月,宜冬复宜夏。
中有补陀仙,坐断此潇洒。
空山茅苇区,无地可税驾。
举目忽此逢,心骇见希诧。
题诗愧不能,行人亦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