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钱彦良二首·其二》
《寄钱彦良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垆亭旧时月,两地照分离

岁久无音信,人来每问知

蟂矶息烽火,鸥渚净涟漪

县郭茅茨密,遗民喜得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照(dì zhào)的意思:地面上照射的阳光,比喻事物的真相被揭示出来。

分离(fēn lí)的意思:指人或物之间的分开或分散。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涟漪(lián yī)的意思:指水面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的波纹,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问知(wèn zhī)的意思:指通过询问或探究来获得知识,表示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愿。

喜得(xǐ de)的意思:获得喜悦、欢喜的意思。

音信(yīn xìn)的意思:音信是指消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寄钱彦良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月为媒介,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垆亭旧时月,两地照分离"描绘了月光普照两地,但两地的人却因分离而不能相见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离愁。"岁久无音信,人来每问知"则写出诗人长久没有收到友人的消息,只能通过询问他人来打探一二,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挂念。

后四句转向对现实的描述:"蟂矶息烽火,鸥渚净涟漪"暗指战乱已息,江边鸥鸟栖息,水面涟漪轻荡,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县郭茅茨密,遗民喜得师"则描绘了乡村的安宁景象,百姓安居乐业,见到老师(可能指钱彦良)归来,倍感欣喜,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和对社会稳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和平的珍视,以及对故乡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独自诗二十章·其六

独自行,见色恰如盲。轻躯同类化,蠕动未曾惊。

(0)

闽人为郑家八虎歌

贾彪之虎兮往代,荀爽八龙兮典载。

名不朽兮人不逢,人不逢兮名空在。

荥阳八虎今成群,见之避之走纷纷。

(0)

河南民为河南尹某公歌

天灾流行兮代有,下民昏垫兮时数。

命无以逃兮谅自嗟,岂将天怒。

我尹之慰恤兮,实解予之愁苦。

夫得耕兮妇得织,日出得作兮日入得息。

此固我君之忧民兮,俾我尹之来即。

(0)

总闻诗涕泗交下为一章寄娇羞娘子

忆儿貌,念儿心,望儿不见泪沾襟。

时殊世异难相见,弃谢此生当访寻。

(0)

白洞滩

滩头白洞空相待。

(0)

山居·其四

梅花墙角开新历,松树枝头曝衲衣。

怕冷老僧嫌朔吹,却教童子掩柴扉。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