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裁诗(cái shī)的意思:指根据特定要求创作诗歌,也可以指根据特定情况创作文章。
赤羽(chì yǔ)的意思:指红色的羽毛,比喻英勇的战士。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寇盗(kòu dào)的意思:指盗贼、强盗。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同天(tóng tiān)的意思:同一天,同一时间。
望绝(wàng jué)的意思:指希望渺茫,失去希望。
惘然(w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失落、迷茫或困惑。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 鉴赏
这首明代陈吾德的《新秋寄惟巽弟》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年战乱,流离失所,内心充满忧愁与思念的情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无奈。
首联“寇盗频年赤羽传,卜居何地问林泉。”开篇即点明了连年战乱的背景,寇盗横行,烽火连天,诗人如同在战火中寻找一片安宁之地,却无处可安身,只能向自然寻求慰藉,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颔联“登楼忆弟难成赋,为客逢秋殊可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登高望远,心中满是对弟弟的思念,却无法用文字表达这份情感,只能在异乡的秋天独自感伤,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颈联“海阔鱼龙能避浪,风高鸿雁不同天。”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世间的纷扰与隔阂,鱼龙能在大海中躲避风浪,而鸿雁却难以在同一片天空飞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之间因战乱而产生的距离感与无奈。
尾联“裁诗欲迟三江使,望绝云烟祇惘然。”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但最终却只能望着远方的云烟,感到无比的绝望与无力,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黄从事怀旧见寄
旧游不合到心中,把得君诗意亦同。
水馆酒阑清夜月,香街人散白杨风。
长绳系日虽难绊,辨口谈天不易穷。
世事自随蓬转在,思量何处是飞蓬。
春过白遥岭
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峣。
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未知遇此恓惶者,泣向东风鬓欲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