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十》全文
- 注释
- 北客:北方来的旅人。
岂是家:怎能算是真正的家。
参月:参宿三星,古代星宿名。
半横斜:位置偏斜,形容星象。
吴姬:指代苏州或江南地区的女子。
秉烛:手持蜡烛。
三更:夜晚的三点到五点。
对此花:对着这花欣赏。
- 翻译
- 北方来的客人哪能算是归家,借酒观看参宿三星半倾斜。
将来想要见到苏州美女的容颜,只有在三更半夜手持蜡烛欣赏这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月色与赏花情境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独到的艺术表达。
"北客南来岂是家"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作为异乡游子,对于所在之地是否能称得上“家”的一种迷茫与怀疑。这里的“岂”字用得极为传神,它包含了一种自问自答的语气,既有对故土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的不甘心。
"醉看参月半横斜" 则是诗人在酒力之中,对着夜空中那斜倚的月亮和点缀其间的星辰进行观赏。这里的“参”字指的是三星,也就是常说的织女星,诗人以此象征自己孤单的境遇,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为伴的心境。
"他年欲识吴姬面" 这句话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吴姬”指的是古代吴地的美女,代表着美丽与纯洁。而诗人表达的是对于那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亲眼目睹其真容。
"秉烛三更对此花" 则描绘了诗人通宵达旦,对着那一枝梅花,手持蜡烛进行深夜赏析的画面。这里的“秉”字用得十分生动,它表现了一种专注与珍视。而“三更”则是对时间的描绘,表明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观赏之久远和专一。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月色、星辰、美女以及梅花等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绝俗之美的艺术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