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存鸿已过,海内几人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青 门 里 作 唐 /贾 岛 燕 存 鸿 已 过 ,海 内 几 人 愁 。欲 问 南 宗 理 ,将 归 北 岳 修 。若 无 攀 桂 分 ,只 是 卧 云 休 。泉 树 一 为 别 ,依 稀 三 十 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岳(běi yuè)的意思:指东岳泰山,又称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最有声望或最高峰的人或事物。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南宗(nán zōng)的意思:南宗是一个指代佛教南宗宗派的成语,也用来形容某一事物或思想在一定地区或团体中占据主导地位。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卧云(wò yún)的意思:比喻人才潜伏在暗处,不露锋芒。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 翻译
- 燕子已经飞过,世间又有几人忧虑。
想要探寻南宗佛法的真谛,我将回归北方的五岳修行。
如果没有得到科举登第的机会,就只能隐居山林了。
泉水边的树木,如今一别,仿佛过去了三十个春秋。
- 注释
- 燕:燕子。
存:存在。
鸿:大雁。
过:飞过。
愁:忧虑。
南宗:佛教南宗派别。
理:道理,佛法。
北岳:指华山等北方的名山,象征修行之地。
修:修行。
攀桂:科举考试中得高名次,比喻取得功名。
分:份额,这里指科举成功。
秖:只,仅仅。
卧云:隐居山林。
泉树:泉水边的树木。
别:分别。
依稀:模糊不清,好像。
三十秋:三十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开篇“燕存鸿已过,海内几人愁”两句,通过对燕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那些仍旧困扰于红尘的人感到的惋惜。而“欲问南宗理,将归北岳修”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的追求以及想要归隐山林,以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平静。
“若无攀桂分,秖是卧云休”一句中,“攀桂分”指的是古代举行的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甲科而得以攀附权贵之意,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功名利禄。而“卧云休”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泉树一为别,依稀三十秋”,则是诗人在告别亲朋好友时的心境写照。其中,“泉树一为别”表达了即将与自然界中的泉水和树木道别,而“依稀三十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可能是指离别之际恰好是深秋时节,也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岁月匆匆,已经过了三十个年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隐逸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