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小 桥 前 新 竹 招 客 唐 /白 居 易 雁 齿 小 红 桥 ,垂 檐 低 白 屋 。桥 前 何 所 有 ,苒 苒 新 生 竹 。皮 开 坼 褐 锦 ,节 露 抽 青 玉 。筠 翠 如 可 餐 ,粉 霜 不 忍 触 。闲 吟 声 未 已 ,幽 玩 心 难 足 。管 领 好 风 烟 ,轻 欺 凡 草 木 。谁 能 有 月 夜 ,伴 我 林 中 宿 。为 君 倾 一 杯 ,狂 歌 竹 枝 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屋(bái wū)的意思:空无一物的房屋,形容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抽青(chōu qīng)的意思:指被鞭打后皮肤上出现青紫色的痕迹,比喻受到体罚或责骂。
凡草(fán cǎo)的意思:指平凡无奇的人或事物。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管领(guǎn lǐng)的意思:指掌管、管理事务的人。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红桥(hóng qiáo)的意思:红桥是指红色的桥梁,也用来比喻重要的交通枢纽或重要的关口。
开坼(kāi chè)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破裂、破碎的声音。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能有(néng yǒu)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华、有能耐
轻欺(qīng qī)的意思:轻视和欺骗他人
青玉(qīng yù)的意思:指宝石中的翡翠,也用来比喻品质优良的人或物。
苒苒(rǎn rǎn)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势茂盛,繁荣昌盛。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玩心(wán xīn)的意思:指对事物不认真、不负责任,只是玩耍而不思考后果。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闲吟(xián yín)的意思:指闲暇时吟咏诗词或欣赏音乐的休闲活动。
小红(xiǎo hóng)的意思:小红指的是一个年轻而活泼的女孩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年轻女孩子的活泼可爱和可亲的性格。
新生(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生命或新的开始。
雁齿(yàn chǐ)的意思:形容排列整齐、有规律。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吟声(yín shēng)的意思:指大声吟咏,发出悦耳的声音。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中宿(zhōng sù)的意思:指人在中途休息或暂时停留。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竹枝曲(zhú zhī qǔ)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曲调简练婉转,意境优美。
- 注释
- 雁齿:形容小桥排列的样子,像大雁的脚印。
垂檐:指屋檐向下垂挂。
苒苒:形容植物柔弱下垂的样子,这里指新竹生长的情态。
坼:裂开。
褐锦:褐色的锦缎,比喻竹皮的颜色和质感。
抽青玉:指竹笋从地里冒出,像青绿色的玉石。
筠翠:筠,竹皮;翠,碧绿,形容竹子的颜色。
粉霜:比喻洁白的霜。
管领:主宰,这里指竹林在风烟中的景色主导了整个景象。
凡草木:普通的花草树木,与竹子形成对比。
林中宿:在竹林中过夜。
竹枝曲:古代的一种民歌,以竹子为主题。
- 翻译
- 雁齿般的小桥横跨水面,白色的屋檐低垂。
桥前有什么呢?只见一丛丛新竹在生长。
竹皮如同褐色的锦缎裂开,节节露出碧绿如玉的竹节。
竹竿翠绿得仿佛可以品尝,洁白的霜也不忍心去碰触。
悠闲地吟咏还未结束,欣赏这幽静的景象令人心满意足。
竹林在风烟中显得那么美好,似乎在轻蔑平凡的花草树木。
谁能在这样的月夜,陪我在竹林中过夜呢?
为了你,我愿倾倒一杯酒,高歌一曲《竹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独处生活的向往。
“雁齿小红桥”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小桥的形状与颜色,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印象。“垂檐低白屋”则描绘出了住宅的宁静与和谐,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两句,通过对小桥前新竹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苒苒”形容竹子生长的样子,既传达出竹子的茂密,又透露出诗人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新竹的细节。“皮开”指的是竹子外层开始裂开,而内心渐渐显现;“节露抽青玉”则形容竹节中露出的嫩绿色泽,如同美玉一般,这些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描写,使得诗中的新竹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爱护。这里的“筠翠”形容竹子外形的青翠,“粉霜”则是指轻微的晨露。诗人将竹子比作佳肴,表示其美丽到让人不忍心触碰,而这份珍惜之情,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流连忘返的心境。这里的“闲吟”是指悠然自得的吟咏,“幽玩”则是指在深幽静谧的地方游玩。诗人的心情如同这幽静之地一般,难以尽兴。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两句,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管领”指的是乐器的演奏,“风烟”则是自然界中轻柔的风和飘逸的云雾。这里诗人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能与大自然中的风、烟相得益彰,而“轻欺凡草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都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希望自己的行为不至于骗取或伤害它们。
最后,“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两句,则是诗人的独白和邀约。在这宁静的月夜,诗人渴望有人能够陪伴他在林间过夜,并且不惜倾倒一杯酒,与友人共同高声歌唱那描绘竹枝之美的歌曲。这里的“狂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放松,同时也体现出了对朋友和自然美景无限向往的情感。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希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同时,诗中的意境优美,也反映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