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江多湿居,物疵帝心悼。
厥力藉熨攻,首事资润导。
槛脉根荧台,风户位丹灶。
心悦锐先裸,肤切怯初蹈。
疾去喜微眩,浆流患真耗。
腠理(còu lǐ)的意思:指事物内部的构造和组织关系。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孤操(gū c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单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行为。
旱涝(hàn lào)的意思:指旱灾和涝灾,形容天灾人祸交替发生。
沆瀣(hàng xiè)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回阳(huí yáng)的意思:指阳气重新出现或恢复,用来比喻情况好转或病情康复。
霍然(huò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居民(jū mín)的意思:指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们。
结风(jié fē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会礼仪。
漏液(lòu yè)的意思:指液体泄漏或流失。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时燠(shí yù)的意思:形容热得难以忍受。
首事(shǒu shì)的意思:指最重要的事情或首要的任务。
望气(wàng qì)的意思:通过观察天象、气象等来预测未来的情况。
痿痹(wěi bì)的意思:指身体或事物力量衰弱,无法继续运动或发展。
阳轮(yáng lún)的意思:指太阳,也用来形容光明、光辉。
璎珞(yīng luò)的意思:指华丽的珠宝或装饰品。也用来形容华丽辉煌、富丽堂皇。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此诗描绘了在潮湿江边居住的环境,以及人们通过沐浴温泉来改善身体状况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体的疾病比作需要治疗的“物疵”,而温泉则如同神明的恩赐,能够治愈这些疾病。
首句“濒江多湿居,物疵帝心悼”点明了环境的潮湿,暗示了由此可能引发的身体不适。接着,“厥力藉熨攻,首事资润导”描述了人们利用温泉进行治疗的方法,通过温热的力量来缓解病痛。
“漏液坎莫缝,立柴釜时燠”形象地描绘了温泉的涌出与加热过程,而“槛脉根荧台,风户位丹灶”则进一步展示了温泉设施的布局与功能,暗示了其对身体的益处。
“蒸沸为云浮,望气知候到”表现了温泉蒸汽升腾的景象,以及人们通过观察蒸汽来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体现了温泉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沆瀣回阳轮,璎珞结风纛”使用了更加抽象的意象,将温泉的温暖与生命力比作回阳之轮和风纛上的璎珞,强调了温泉的治愈力量。
后半部分“讵惟起痿痹,实亦功旱涝”指出温泉不仅能够治疗身体的疾病,还能帮助缓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如干旱和水涝。
“远客至以踵,居民多见耄”描绘了温泉成为吸引远方游客和当地居民聚集的地方,显示出其社会价值。
“心悦锐先裸,肤切怯初蹈”表达了初次体验温泉时人们的心理状态,既有期待也有谨慎。
“腠理觉竖奔,膏肓拟丁凿”进一步说明了温泉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仿佛能穿透皮肤直达病灶。
“疾去喜微眩,浆流患真耗”则反映了人们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担心过度消耗体力。
最后,“霍然起披衣,群山动孤操”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描述了人们在温泉后精神焕发,仿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共鸣,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温泉治疗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疗法的重视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