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屯 行 宋 /白 巽 雨 足 稻 畦 春 水 满 ,插 秧 未 半 青 短 短 。马 尘 追 逐 下 关 头 ,北 望 东 屯 转 山 坂 。一 川 洗 尽 峡 中 想 ,远 浦 疏 林 分 气 象 。沟 塍 漫 漫 堰 源 低 ,滩 濑 泠 泠 石 矶 响 。中 田 筑 场 亦 有 庐 ,翚 飞 夏 屋 何 渠 渠 。李 氏 之 子 今 地 主 ,少 陵 祠 堂 疑 故 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插秧(chā yāng)的意思:指在田地里插秧苗,比喻开始做事或开始进行某项工作。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稻畦(dào qí)的意思:指稻田里的田埂,比喻人的本分、工作岗位或职责范围。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短短(duǎn duǎn)的意思: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分气(fēn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量小,容易生气、发脾气。
沟塍(gōu chéng)的意思:指沟渠和田垄。比喻平凡的事物或平凡的人。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关头(guān tóu)的意思:关键时刻;决定性的时刻
何渠(hé qú)的意思:指道路阻塞,无法通行。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马尘(mǎ chén)的意思:指马蹄踏地扬起的尘土,比喻行走或奔驰时所产生的烟尘。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渠渠(qú q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嘹亮、清脆。
山坂(shān b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陡峭,坡度陡急。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石矶(shí jī)的意思:指岩石突出于水面之上的地方,比喻在困境中寻求生存的希望。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夏屋(xià wū)的意思:指夏天住的房屋。
下关(xià guān)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的关头或关口。
疑故(yí gù)的意思:怀疑与推测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雨足(yǔ zú)的意思:形容雨水充足,下得很大。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中田(zhōng tián)的意思:指人民的田地,表示国家的土地。
筑场(zhù chǎng)的意思:修筑场地,为某事做准备
转山(zhuǎn shān)的意思:指能够移动山脉,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不可能的目标。
追逐(zhuī zhú)的意思: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 注释
- 雨足:雨水充足。
稻畦:稻田。
青短短:青翠而矮小。
马尘:马蹄扬起的尘土。
下关头:关隘前。
东屯:东边的村庄。
一川:满眼的江面。
峡中想:心中的思虑。
远浦:远方的港口。
疏林:稀疏的树林。
沟塍:沟渠。
堰源:水坝源头。
翚飞:鸟儿飞翔。
夏屋:夏日房屋。
渠渠:形容宽敞的样子。
李氏之子:李家的孩子。
地主:土地主人。
少陵祠堂:杜甫祠堂。
疑故居:可能是过去的居所。
- 翻译
- 春雨充足稻田满是水,插秧工作才开始,稻苗还短小青翠。
马蹄扬起的尘土追着人来到关头,向北望去,东屯在山岭间蜿蜒。
满眼的江水洗尽了峡谷中的思绪,远方的港口和稀疏的树林构成鲜明的景象。
沟渠里的水缓缓流过低洼处,溪滩上的水声清脆,石头沙滩上回荡着声响。
田间建有农舍,夏日里显得宽敞,不知何处的屋檐飞翔着鸟儿。
李家的孩子现在成了地主,少陵先生的祠堂可能就是他过去的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这两句描述了春天雨水充足,稻田中水位饱满,农民正在忙碌着插秧,但由于时间尚早,插植的秧苗还很矮小,显示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骑马行进时的情景,马蹄扬起的尘土,诗人心中所向往的是东屯之地,那里有他向往的山川。
"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净化心灵和情感的过程,一条清澈的河流似乎能洗涤掉一切烦恼,而远处的小溪则在疏散着森林中的气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 这两句描绘了水流潺潺、溪谷纵横的景象,其中“沟塍”指的是田间的小水渠,“堰源”则是水流的起点,而“滩濑”和“石矶”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山川声音。
"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这两句写的是在田野中央建造的耕作用地以及可能用于避暑的小屋,诗人似乎在询问这些小屋究竟是谁所拥有,它们是否也像田野一样充满了生机。
最后两句“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名族李氏后人的关注,他们如今已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少陵祠堂”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这里被用来表达对过去记忆的怀念和疑问,似乎在询问这些祠堂是否仍然保留着过往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业生活、自然景物和历史记忆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