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舟》
《渔舟》全文
明 / 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郭尽渔家家家飞楝花。

溪鲭酣涨水,村罟上浮槎

近墅戎戎乱,冲波片片斜。

予非羡鱼者,相伴平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冲波(chōng bō)的意思:冲击波。比喻某种力量或事件产生的冲击。

浮槎(fú chá)的意思:比喻事物漂浮不定,没有稳定的根基。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片片(piàn p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分散、零散的样子。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戎戎(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上浮(shàng fú)的意思:上升,浮动

羡鱼(xiàn yú)的意思:对别人的境遇或财富感到羡慕。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涨水(zhǎng shuǐ)的意思:水位上涨、涨潮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渔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渔家生活画面。首句“出郭尽渔家”点出渔村位于城郭之外,满眼皆是渔家小屋。次句“家家飞楝花”则通过“飞楝花”的意象,展现出渔家房前屋后楝树花开的繁盛景象,富有诗意。

“溪鲭酣涨水”写的是溪流中的鲭鱼在涨水季节欢快游动,生动描绘了鱼儿畅游的场景。“村罟上浮槎”进一步描绘了渔夫们撒网捕鱼的劳动场景,渔船随着水流漂浮,显示出渔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近墅戎戎乱,冲波片片斜”两句,通过“戎戎乱”和“片片斜”形象地刻画出渔网在水中摇曳、捕鱼时的动态,富有动感。最后,“予非羡鱼者,相伴立平沙”表达了诗人虽然不是垂钓之人,却愿意站在岸边陪伴这些渔人,流露出对这种简单而自在生活的欣赏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渔村生活的恬静与渔民们的勤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民间生活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王问
朝代:明

(1497—1576)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猜你喜欢

红梅

不羡隋宫剪彩枝,丹砂变尽雪霜姿。

罗浮仿佛桃源境,驴背诗人知未知。

(0)

大光明殿步虚词·其一

巍巍金阙耸瑶天,羽盖朱轮满大千。

惭愧野人樗散甚,侍香亲到至尊前。

(0)

秋日杂感·其二

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

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

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

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

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

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

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

晋人有冯妇,千古所共嗤。

(0)

题清风渔隐图为项雪村作

清溪一渔人,岂是披裘客。

悄然倚孤舟,倒影寒潭碧。

终日求鱼鱼不得,笑他用拙钩何直。

心已灰,头半白,达观肯被一丝牵,何不将竿尽抛掷。

(0)

庐墓既归即用杜太史见招出山诗韵奉谢

魂梦依然在碧山,泪痕终日染衣斑。

荒荒宿草依霜露,故故白云迟往还。

双桨朅来烟水畔,一庄归到竹梧间。

浣花有约能偕隐,参得浮生是转关。

(0)

舟过巫峡见十二峰高插霄汉神女峰尤为纤丽峻峭神女庙在山之巅·其一

琅琅天风壮,嵯峨十二峰。

飞云翔婉娈,悬瀑响琤淙。

景富诗遍迥,愁多梦亦慵。

纤秾宋玉赋,千古忆仙踪。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