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人挽衣双泪流,子啼女号愁复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更相(gēng xiāng)的意思:互相,相互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闺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女子。原指家中的女眷,后来泛指女性。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四起(sì qǐ)的意思:指事物同时发生或同时出现。
五行(wǔ xíng)的意思: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或物质,也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野马(yě mǎ)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晓行曲》描绘了清晨出行的凄凉景象与离别之痛。开篇“城头月落鸡初鸣,鼓四起坐鼓五行”,以月落鸡鸣的黎明景象,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同时通过“鼓四起”和“坐鼓五行”的描述,暗示了军队或行旅的集结,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远行。
接着,“霜华满野马蹄滑,出门莽莽云山阔”,进一步描绘了行进途中的环境,霜雪覆盖大地,马蹄在冰霜上滑动,前方是广阔无垠的云雾缭绕的山峦,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
“闺人挽衣双泪流,子啼女号愁复愁”,笔锋一转,聚焦于离别的情感。闺中女子紧紧拉着衣角,泪水涟涟,孩子们的哭声此起彼伏,表现了亲人离别的痛苦与不舍。这一场景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性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谁能骨肉更相顾,万里扬鞭且西去”,表达了对离别与远方的无奈与决绝。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得不踏上遥远的旅程,即使心中充满不舍与忧虑,也只能挥鞭前行,走向未知的远方。
整体而言,《晓行曲》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之痛与远行的艰辛,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描绘离别主题的佳作之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