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使坟好,利尔非儿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成林(chéng lí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林。
慈乌(cí wū)的意思:形容人对子女或亲人的慈爱之情。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反哺(fǎn bǔ)的意思:指鸟类用嘴巴把食物送到雏鸟嘴里,比喻有能力的人帮助无能力的人。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涟洏(lián ér)的意思:形容水面波澜起伏、连绵不断。
鸣声(mí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日种(rì zhǒng)的意思:指日子一天天过去,种植的庄稼成熟。
寿母(shòu mǔ)的意思:指长寿的母亲,也泛指年长的母亲。
涕涟(tì lián)的意思:形容眼泪流得很多。
王命(wáng mìng)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乌有(wū yǒu)的意思:乌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不存在或没有的意思。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描述孤儿在凤凰山上为母亲种树,树木长大后不仅美化了坟墓,也映射出孤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然而,当孤儿受到王命,不得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之路时,他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母亲,无法亲自归家。诗中以慈乌反哺的典故,对比孤儿的处境,表达了对孤儿不能尽孝的同情和对母子深情的感慨。
诗的开头“高哉凤凰山,下有寿母坟”,以凤凰山的高大衬托出坟墓的庄严肃穆,同时也暗示了母亲的长寿与威严。接着,“孤儿日种树,岁久皆成林”描绘了孤儿的辛勤劳作,以及时间的流逝,树木从幼苗长成茂密的森林,象征着孤儿对母亲的爱与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深厚。
“林成使坟好,利尔非儿心”一句,既赞美了树木的生长美化了坟墓,又暗含孤儿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虽然树木的成长为坟墓带来了美观,但这并非孤儿所愿,而是出于对母亲的怀念与责任。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孤儿内心的复杂与挣扎。
“一朝受王命,舍之登要津”则揭示了孤儿的命运转折,他因受到王命的召唤,不得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之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孤儿的无奈与不舍,也预示了他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艰辛。
最后,“慈乌飞来树上栖,哑哑反哺鸣声悲”运用慈乌反哺的典故,将孤儿的处境与慈乌形成鲜明对比。慈乌尚能反哺,而孤儿却无法亲自照顾母亲,表达了对孤儿不能尽孝的深切同情。同时,“尔乌有母伸其私,我独行役未能归”一句,直接点明了孤儿与慈乌的不同境遇,强化了主题情感的表达。
“侧身南望涕涟洏”则是对孤儿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他在南望故乡的方向时,泪水不禁滑落,形象地描绘了他对家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孤儿对母亲的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蕖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烝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倘许共清旷。
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缑仙勇于诗,若醉得全者。
百川供微吟,不复事杯斝。
五车载胸中,万卷生笔下。
一一成丹青,遇物辄图写。
昨朝紫宸班,裳佩杂鱼雅。
捷书来九天,为遣雨师洒。
公时青绫卧,逸思动秋野。
霜风助凄清,露月供容冶。
坐令续貂人,得语若乖寡。
犹如策疲驽,倒步逐风马。
未施历块功,相望倚天社。
才彦置酒筠溪明甫有诗次其韵
曳杖循清池,浩歌理忧端。
忧端不可解,遇酒即暂欢。
联绵九疑高,置我胸中蟠。
一浇岂易得,橡栗无朝餐。
赤鲤信久绝,白鸥盟亦寒。
何人过子云,慰此风月闲。
杯行不停手,共惜良夜阑。
陶然竹根卧,衾枕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