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树老知门,山寒近屋。一年风物供吟足。

秋声到地无名,和愁题上阑干曲。

梦换纱棂,吟残画烛。空阶雨断蛩声续。

霜前篱菊为谁黄,人閒秋鬓无重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地(dào dì)的意思:到底;彻底;完全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蛩声(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孤寂无助的声音,形容人在困境中无人相助的悲凉情境。

画烛(huà zhú)的意思:指用烛光照亮画像,比喻通过观察外貌来判断内在品质。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秋鬓(qiū bìn)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已经灰白,如同秋天的落叶。

无名(wú míng)的意思:没有名字,无名无姓。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树老知门,山寒近屋",通过写老树和寒山,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一年风物供吟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丰富多样的景色充满了诗意的咏叹。

"秋声到地总无名,和愁题上阑干曲",秋声与愁绪交织,无形的愁绪被赋予了秋声的具象化,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梦换纱棂,吟残画烛",夜晚的梦境和烛光下的吟咏,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空阶雨断蛩声续",雨后的台阶空寂,只有蛩鸣声断断续续,增添了凄凉之感。"霜前篱菊为谁黄",秋霜中的菊花独自开放,象征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人闲秋鬓无重绿",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白发难返的哀愁,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踏莎行》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岁月和人事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秋意和浓厚的人文情感。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舟中同侄珣轰饮

大阮欢呼小阮狂,一尊啸入楚云长。

共翻玉液擎鹦鹉,欲就胡姬典鹔鹴。

天地光阴同过客,风尘歧路总亡羊。

高歌取醉元吾事,曲垒糟邱是故乡。

(0)

石门晚眺

石门斜日片帆扬,北望关河思渺茫。

人过贪泉须戒饮,舟回前浦尚闻香。

鸣榔秋月千山静,说剑雄风万里长。

渔父沧浪如有问,汀兰早晚正芬芳。

(0)

登新安城楼时有边报

醉倚层楼发浩歌,忧时孤愤意如何?

奔涛动地鲸鲵斗,毒雾笼城瘴疠多。

望支朔方多锁钥,愁多炎塞有干戈。

书生谈剑真迂拙,横海何年起伏波?

(0)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其二十六十一尤

晓起望南亩,烟中听叱牛。

笑看耕耨者,只为稻粱谋。

作苦怜终岁,登场喜有秋。

社觞须痛饮,满瓮足新篘。

(0)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其二十三八庚

濯足溪头罢,还随独鹤行。

迂疏成漫叟,礼法恕狂生。

好鸟频催酒,清风为解酲。

眼前多乐事,身后总浮名。

(0)

过俞君宜天界寺斋中爱其窗前丛竹漫赋

爱君窗下竹,萧瑟起清风。

积爽延秋入,流阴荡暑空。

翠涛翻枕簟,珠佩绕房栊。

梦醒衣裳冷,疑游湘水东。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