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菜花(cài huā)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疏无力的样子。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容(chūn róng)的意思:春天的容颜,形容容貌美丽、娇媚动人。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 注释
- 芳草:青翠的草。
池塘:水塘。
佳:美好。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茅屋:用茅草盖的小屋。
野人家:乡村民居。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春分后十五日。
桃花:春季开花的一种花卉。
尽:凋零完。
颇:相当,十分。
春容:春天的景象。
属:属于。
菜花:油菜花。
- 翻译
- 到处都是芳草和池塘,简朴的竹篱和茅屋散落在乡村人家。
桃花凋谢后过了清明节,春天的景色似乎更多属于朴素的油菜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两句,勾勒出一片充满生机与宁静的乡村景象。这里的“芳草”和“池塘”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而“竹篱茅屋”则是农家常见的风貌,“野人家”则增加了一种自然、远离尘世的感觉。
接下来的“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两句,则从时间上把握住了春天的一个特定时段——桃花盛开之后,而转向更为平凡的植物——菜花。这里的“清明”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春天中期。此时桃花已经不再繁盛,但春天的景色并未消退,而是转移到了普通的野菜上。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平和、淡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境也暗含着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民泽九日诗后
我思陶长官,庐山一杯酒。
世远道弥光,岁岁此重九。
酒中有歌者,划然金石奏。
谓从秦汉下,藩篱士夫口。
藩篱苟不顾,其中更奚有。
寥寥二千里,长夜不复昼。
俛仰宇宙间,孤光映疏柳。
民泽长者言,藩篱自兹厚。
兹晨偶拈出,以洗薄俗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