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销(bù xiāo)的意思:指无论怎样追求,都无法达到或实现。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丹霄(dān xiāo)的意思:丹霄指红霞满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幡幢(fān zhuàng)的意思:指旗帜、旗幡,也用来形容众多的旗帜、旗幡。
梵刹(fàn chà)的意思:指寺庙或佛教道场。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笙箫(shē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松篁(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香市(xiāng shì)的意思:形容市场繁荣、生意兴隆。
逾远(yú yuǎn)的意思:超越远方。
韵类(yùn lèi)的意思:指韵律相同、音调相似的一类词语。
震旦(zhèn dàn)的意思:指大地震动,天地动摇。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夏伊兰的《春日侍家慈天竺礼佛》描绘了一幅静中见动的春日礼佛图景。首句“何年梵刹倚丹霄”暗示了寺庙的古老和神圣,仿佛追溯至遥远年代,矗立在红色的天际线之上。第二句“拂座幡幢影乱飘”则通过飘动的幡幢,展现了佛寺内宁静与热闹交织的氛围。
第三句“挟到天风喧佛呗”,通过“天风”和“佛呗”的声音,传达出诵经声在山风中回荡的庄重感。第四句“聚将香市杂尘嚣”则描绘了香客如织,市场繁华,世俗与宗教在此交融的景象。
接下来,“山沈磬响清逾远”写出了山间寺庙钟磬悠扬,声音虽远却愈发清晰,增添了宁静深远的禅意。最后一句“云冱炉烟冷不销”以寒冷的云雾缭绕香炉,烟气不散,象征着佛家修行的恒久与执着。
结尾“我欲题诗参震旦,松篁戛韵类笙箫”表达了诗人自己想要借诗表达对佛法的感悟,而寺庙周围的松竹声仿佛乐音,增添了诗的意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礼佛的场景,既有寺庙的肃穆,又有生活的烟火气,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生活情趣的融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论命周云秀才
周郎颀然市中隐,精神卓荦秋天隼。
忽来过我论五行,袖出诗卷如束笋。
人生一息不自保,况我耄期真待尽。
君今盛为谈未来,我亦听之俱可冁。
虽然此心犹未泯,何至死去同蠢蠢。
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
游大智寺
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
百年忽已半,去日如过烧。
平生功名心,上马无燕赵。
尔来阅世故,万事惊错料。
岂无旧朋俦,联翩半廊庙。
谁能伴此老,溯峡听猿叫。
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
偷闲访野寺,系马追一笑。
新糟厌玉狸,畏酒亦复釂。
古殿鼪鼯豪,坏壁冠佩肖。
摩挲宋公诗,句法叹高妙。
正如霓裳曲,零落得遗调。
归途缭长堤,掠面霜气峭。
佳游不可忘,落笔君勿诮。
剧暑
六月暑方剧,喘汗不支持。
逃之顾无术,惟望树影移。
或谓当读书,或劝把酒卮。
或誇作字好,萧然却炎曦。
或欲溪上钓,或思竹间棋。
亦有出下策,买簟倾家赀。
赤脚蹋增冰,此计又绝痴。
我独谓不然,愿子少置思。
方今诏书下,淮汴方出师。
黄旗立辕门,羽檄昼夜驰。
大将先擐甲,三军随指挥。
行伍未尽食,大将不言饥。
渴不先饮水,骤不先告疲。
吾侪独安居,茂林荫茅茨。
脱巾濯寒泉,卧起从其私。
于此尚畏热,鬼神其可欺。
坐客皆谓然,索纸遂成诗。
便觉窗几间,飒飒清风吹。
送汤岐公镇会稽
吴越东西州,浙江限其中。
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
江心波涛壮,帐下鼓角雄。
乐哉公何憾,廷论则未同。
永怀前年秋,群胡方啸凶。
闾左发蓟北,戈船满山东。
旧盟顾未解,谁敢婴其锋。
公时立殿上,措置极雍容。
南荒窜骄将,京口起元戎。
旧勋与宿贵,屏气听指踪。
规模一朝定,强虏终归穷。
当时谓易耳,未见回天功。
及今始大服,咨嗟到儿童。
天心佑社稷,主圣肖祖宗。
旌节早来朝,笑谈折遐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