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兴 善 寺 后 堂 池 唐 /李 端 草 堂 高 树 下 ,月 向 后 池 生 。野 客 如 僧 静 ,新 荷 共 水 平 。锦 鳞 沉 不 食 ,绣 羽 乱 相 鸣 。即 事 思 江 海 ,谁 能 万 里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即事(jí shì)的意思:指立即处理当前的事情,不拖延。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锦鳞(jǐ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彩,光彩照人。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向后(xiàng hòu)的意思:指向着相反的方向,表示往相反的方向行动。
绣羽(xiù yǔ)的意思:指精美绝伦的刺绣,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技艺出众的人。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 注释
- 草堂:指诗人居住的简朴房屋。
后池:指草堂后面的池塘。
野客:指诗人自己或来访的友人。
僧静:形容人的宁静如同僧侣。
新荷:刚长出的荷花。
水平:水面齐平。
锦鳞:色彩斑斓的鱼。
绣羽:装饰华丽的鸟羽。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
江海:象征广阔的天地或诗人的理想之地。
万里行:远行万里。
- 翻译
- 在草堂的高大树下,月亮升起映照着后面的池塘。
野外的客人安静得像僧人一样,新生的荷花与水面齐平。
美丽的鱼儿沉在水底不吃食,彩色的鸟儿纷乱地鸣叫着。
我看着眼前的事物,心中思念着江海,但又有谁能真的远行万里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设定了场景:在一个有着高大树荫蔽的小屋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后院中的池塘,水面上映射出摇曳的月光。
接着,“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诗人以"野客"自称,形容自己像一位安静的和尚般地沉浸在这宁静之中。"新荷"表明时节已是夏末或初秋,荷花刚好开放,与池水相平,共同享受着夜晚的清凉。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则通过对鱼和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锦鳞指美丽的鱼鳞,这里说它们沉睡不食,暗示水中生物也在这静谧的夜晚中安然入睡。而绣羽乱相鸣则是对鸟儿们互相呼唤的情景描写,虽然有些许喧哗,但却也是这宁静之夜的一部分。
最后,“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却又不禁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远方的愁绪。这里的"即事"指的是眼前的景色,而"思江海"则是比喻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谁能万里行"则是在问谁能够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完成一段长途跋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享受与向往远方的矛盾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寿东原先生
间气扶鸿化,昌时得钜儒。
我师关辅彦,高义古今逾。
执礼钦程伯,言文陋董狐。
数奇场屋蹇,道在性情俱。
未薄常州幕,何惭楚泽虞。
居贫馀岂弟,望重极抠趋。
桃李乘春遍,芝兰接岁殊。
素心原不染,椟玉讵求沽。
迟日明仙馆,灵光拂寿图。
愿餐千载药,与世作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