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诛茅后,堂幽搆厦馀。
谁知冶城望,更作傅岩居。
净供香厨饭,真签蕊笈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地僻诛茅后,堂幽搆厦馀"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偏远之地建造茅屋,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居所。"谁知冶城望,更作傅岩居"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向往,将山岩视为自己的住宅。
"净供香厨饭,真签蕊笈书"一句,通过供奉清洁的食物、香料以及书信等事物,展示了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超脱。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与寻求。
最后两句"因公高世想,转忆旧田庐"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和怀念,其中"因公"可能指的是因为某种公共的职责或身份,而不得不离开曾经的田园生活。"高世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而"转忆旧田庐"则是对过去田园生活的一种怀念,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