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揭斋瞆翁偶题》
《揭斋瞆翁偶题》全文
明 / 俞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石鼎泉声正午茶故人通刺到吾家

莫教附耳时事,高柳桥边日易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附耳(fù ěr)的意思:偷偷地告诉别人秘密或者私下交流。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柳桥(liǔ qiáo)的意思:柳桥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思念之情非常深切,难以忘怀。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午茶(wǔ chá)的意思:午餐后喝茶休息的习惯。

正午(zhèng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好在中午时分的时候,也用来形容时间过了一半,已经到了中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石鼎泉声正午茶”,以“石鼎”和“泉声”营造出一种清雅的饮茶氛围,正午时分,泉水煮沸,茶香四溢,透露出主人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次句“故人通刺到吾家”,描述了老友来访的情景,通过“通刺”这一古代送名片的方式,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展现了传统礼仪的讲究。

后两句“莫教附耳谈时事,高柳桥边日易斜”,则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增添了几分深意。劝诫朋友不要在闲聊时涉及复杂的政治或社会事务,以免影响聚会的轻松愉快。同时,将话题引向自然景色,“高柳桥边日易斜”,暗示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相聚的时光,享受当下,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牵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委婉的言辞,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俞泰
朝代:明   字:国昌   号:正斋   籍贯:明常州府无锡   生辰:?—1531

(?—1531)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昌,号正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参政,嘉靖二年致仕,隐居芳洲,十年卒。好绘事,喜诗篇。有《芳洲漫兴集》。
猜你喜欢

雪后晨起小酌有作

一夜大荒白,孤城吾眼明。

仙人吹玉笛,飞步下瑶京。

细酌千愁改,冥搜万象惊。

古来得意事,岂必勋与名。

(0)

四月一日同于鳞子与诸君水头放舟六首·其三

繁坞疑春在,空塘得暑迟。

长年木兰棹,游女竹枝词。

万树声俱发,千山坐觉移。

飞觞予不厌,促骑尔何之。

(0)

丁督护歌·其一

督护初北征,挥手便作去。

可怜杨子水,画成死生路。

(0)

乐府变十九首·其九钧州变

富贵且莫求,贫贱且莫忧。

奉君一卮酒,为君奏钧州。

钧州先王日,恩宠冠诸侯。

斗大黄金玺,真人刻上头。

下令黔黎伏,上用神鬼愁。

后宫五百人,一一玉搔头。

工作侔尚方,永巷儗长秋。

枚马不足谭,八公日从游。

守令惕惕来,白事长叩头。

御史昂昂来,旬月论为囚。

数极终有归,祻至不自谋。

急风覆破樯,天火烧枯桑。

前人抽栋去,后人压空房。

可怜少年子,急利好儿郎。

深宫不足居,要走高皇乡。

红粉厌为土,改作估客装。

谬称平阳骑,去狎秦淮倡。

秦淮欢不足,逻骑忽纵横。

旦夕长安道,冠盖郁相望。

中坐中贵人,貂裘金左珰。

先收真人玺,后夺诸王章。

昔日甘泉殿,千里若咫尺。

今日未央门,一叩不复得。

手种桃李花,须臾变荆棘。

投书太保府,行金丞相宅。

但进不复论,杳如海沈石。

四门陈刁斗,击令心肠坼。

鸡犬寂无声,幸弄争逃匿。

掩泣复沈沦,洒谓众夫人。

昔忝千乘主,安能縳辎轮。

谁言乃公勇,千载不复晨。

但没从我去,存者他人亲。

华容慨起舞,虞姬絮前陈。

急风覆破樯,畴不喂饥鳞。

天火烧空桑,女萝亦见焚。

引颈各高悬,举宫向沈沦。

我欲竟此曲,罢曲涕泗涟。

日月与雷霆,往往任高天。

(0)

岱宗之什四章

瞻彼岱宗,伏云濛濛。有美君子,言栖其宫。

峰何峛崺厜且㠑,彼君子哉。瞻彼济濑,伏流濊濊。

有美淑人,言卜其舍。水何奫沦清且涟,彼淑人哉。

自我不睹,徂寒迨暑。药房翛翛,粉泽如赭。

岂无令颜,谁适子处。自我不睹,徂暑再寒。

蕙轩䡅䡅,粉泽如丹。岂无皓齿,谁发子叹。

(0)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其三

春色新裁蜀锦袍,看来宛转避兰膏。

当庭欲语空凝伫,红露满枝明月高。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