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动摇(dòng yáo)的意思:动摇指人在信仰、立场、决心等方面发生变化,不坚定或不稳定。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盖覆(gài fù)的意思:覆盖、遮盖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鸣禽(míng qín)的意思:指鸟类在清晨或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俗心(sú xīn)的意思:指人们受俗世之心所驱使,追求名利、享乐等俗世欲望的心态。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摇风(yáo fēng)的意思:摇动风,指摇动空气,引起风起。
幽闲(yōu xián)的意思:宁静、安逸的生活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真隐(zhēn yǐn)的意思:真实的隐藏或隐蔽
- 注释
- 霭霭:形容雾气浓厚的样子。
新树:指初生的嫩叶长成了。
风景:自然景色。
盖覆:遮盖,覆盖。
无事人:没有世俗事务缠身的人,指隐士。
竟日:整日,全天。
幽寻:在幽静的地方探寻。
玩时物:欣赏季节变换的景物。
烦襟:烦闷的心情。
道人:指道士,这里可能指隐居修行的人。
诗客:诗人。
芳色:花草的芳香和美丽的颜色。
鸣禽:鸣叫的鸟儿。
幽闲境:宁静闲适的环境。
尘俗心:对世俗事务的牵挂和烦恼。
真隐者:真正的隐士。
- 翻译
- 四月初,雾气蒙蒙,树叶已长成浓荫。
微风轻拂,景色宜人,庭院深深被树冠覆盖。
下面有个悠闲的人,整天在这幽静之处探寻。
他不只是欣赏季节的景物,也可借此舒展烦闷的心情。
时而与道士交谈,或者聆听诗人的吟唱。
春天充满了芬芳色彩,夜晚则有鸟儿的鸣叫。
偶然发现这宁静的境地,便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现在才知道,真正的隐士,不一定要住在山林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庭院景象。开篇“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两句,以“霭霭”一词形容四月初的天气,既有细雨,也带来湿润的空气,而新长出的树叶已形成了浓密的阴凉。接着,“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自然之美的赞赏与享受。
下半首“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表达了诗人作为“无事人”,整日在这宁静幽雅的地方徜徉自得。紧接着,“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一句,不仅是对周围景致的欣赏,更暗示着通过这种享受来解开心中的烦恼。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则描写了诗人在庭院中不仅与道人交流,也有机会聆听旅途中行吟诗句的游子。这里体现出一种文化生活的和谐与丰富。
接下来的“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两句,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色的享受以及夜晚鸟儿鸣叫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最后,“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则表达了诗人的一个深刻认识:真正的隐逸并不一定要到深山林中去寻找,而是可以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也能找到一片宁静与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春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文化生活和心灵世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