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曹判官苏州治水二首·其一》
《送曹判官苏州治水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驾之官日,都城欲夏过。

一篷畿甸雨,双桨石湖波。

郭外青山少,城边白水多。

三吴民垫久,拯援如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畿甸(jī diàn)的意思:指朝廷的都城周围的地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石湖(shí hú)的意思:指心情悲伤、郁闷或失望。

一篷(yī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数量众多,多用来形容人多或事情多。

拯援(zhěng yuán)的意思:指援助、救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曹判官苏州治水二首(其一)》描绘了送别友人曹判官前往苏州任职的情景,同时也关注了当地的水患问题。首句“别驾之官日”表达了对曹判官赴任新职的祝贺,而“都城欲夏过”则暗示了季节转换,时值初夏。

接下来的两句“一篷畿甸雨,双桨石湖波”,通过“篷”和“桨”的意象,形象地展示了曹判官乘舟出行,途经雨中的田野和石湖的场景,富有画面感。诗人以自然景色烘托出友人的行程。

“郭外青山少,城边白水多”进一步描绘了苏州的地理风貌,青山相对稀疏,而白水环绕城郭,显示出江南水乡的特点。这两句寓含了对苏州环境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曹判官治理水患任务的期待。

最后两句“三吴民垫久,拯援术如何”,直接表达了对苏州百姓长久受水患困扰的同情,以及对曹判官能否有效解决水患问题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寄寓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书金史后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看到幽兰轩里事,依然流恨似宣和。

(0)

九重

九重忧隐德如汤,祷祀坛傍夜有光。

旱魃正逢周甲子,神君俱集汉明堂。

绣成幡盖虹双引,挂定琉璃水一行。

闻说词臣咸萃止,抽毫拂素侍君王。

(0)

李洋河舟中戏为俚体遣意

半似春还半似秋,不成估舶不成游。

幸无冰雪伤离思,且有云山遮客愁。

远雁如尘飞水面,乱帆疑叶下吴头。

明年更鼓潇湘柁,老泪凭添万里流。

(0)

汤宣城诗有长桥细月眉相约之句有所怀极赏之惜其全篇不称春日坐浪楼戏为足之

寂寂春山一鸟鸣,春江入夜乱春声。

长桥细月眉相约,远浦微波目共成。

歌扇裂余犹见画,舞巾题处已无名。

那堪一尺天涯路,空对繁星达曙明。

(0)

正月十七夜宴李太保西第

正元望后宴平津,罗绮初筵入早春。

盘马斗车才罢夜,残灯剩月尚宜人。

梅花落到歌前缓,柳叶开经胜里新。

不信金吾仍放禁,归时看取六街尘。

(0)

征夫怨

黄云白草没燕山,百战空存两鬓斑。

不识征夫三十万,几人生入玉门关。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