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得二(dé èr)的意思:得二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个方面表现得不够好或达不到要求。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风帆(fēng fān)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找到转机,摆脱困难和困境。
高步(gāo bù)的意思:以高的步子行走,形容行走的姿势高傲自信,也可比喻行事高傲自负。
海行(hǎi xíng)的意思:指船只在海上行驶,比喻在险恶的环境中前进。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近爱(jìn ài)的意思:指亲近、喜爱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生道(shēng dào)的意思:指生活的道路,人生的道路。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探讨(tàn tǎo)的意思:讨论、研究问题或事物。
息阴(xī yīn)的意思:停止活动,休息,停歇
信风(xìn fēng)的意思:指风向正好,船只行驶顺利的情况。
信潮(xìn cháo)的意思:指人们对某种观念或行为的热烈追随和信仰。
行信(xíng xìn)的意思:做事情诚实可靠,信守承诺。
缨络(yīng luò)的意思:指衣服上的绳子和扣子,比喻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云涛(yún tāo)的意思:指云彩和波涛,形容气势磅礴、浩大壮丽的景象。
云岛(yún dǎo)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处境,或指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地方。
芝草(zhī cǎ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
- 注释
- 天台:山名。
在今浙江省天台县东北。
西南接括苍山、雁荡山,西北接四明山、金华山。
桐柏观:即桐柏宫。
观:道教之庙宇。
信:任凭。
逗:停留。
缅寻:远处探访。
缅,遥远的样子。
扪萝:扪,攀援。
萝,女萝,生长在山中的一种地衣类植物,常自树梢悬垂,全体丝状,呈淡黄绿色或灰白色。
辍棹:停船。
棹,划船工具。
恣探讨:尽情赏玩。
息阴憩(qì)桐柏,采秀弄芝草。
唳:鹤鸣声。
信潮:潮水定时而起,故称。
纷:盛多的样子。
长生:生命永远存在。
三山:古代传说中的三座仙山。
- 翻译
- 凭风鼓帆海上行,黄昏住宿逗云岛。
远寻水滨隐者的乐趣,近爱赤城山无限美好。
手揽长萝足踩着软苔,停船到天台山观赏探讨。
桐柏观中稍休息,采摘灵芝仙人草。
深夜鹤鸣露水垂降,拂晓鸡啼信潮早。
真想抛开官服印信,从此去掉世间烦恼。
迈开大步登上四明高顶,探踪觅迹寻得二老。
我饶有离家远游的意趣,就是要学他们的长生之道。
日日夜夜遥望海上三神山,只看到云水相接一片浩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道家长生之道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这两句描写诗人乘风破浪,随波逐流,在海上航行,傍晚时分停泊在一座云雾缭绕的小岛上。这里的“信风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的顺应和信任,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说中仙境沧洲和赤城的向往与喜爱。这两处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传说中均有仙山之称,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行走探索,手触花草,足踏苔藓,表现了一种与自然亲近、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树荫下休息,以及采集珍奇的植物,这里的“桐柏”和“芝草”均有长寿之意,暗示了对仙境生活的追求。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晨的景象,鹤叫声中带着清晨的露水,鸡鸣则预示着潮汐的到来,这些自然界的声音成为了诗人生活节奏的一部分。
"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和烦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然自得。
"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 这两句中“高步”意味着诗人精神上的飞扬,“四明”可能指的是四方或四季,“玄踪得三老”则是说诗人追寻古代仙人的足迹,达到了与道家三老(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相通的境界。
"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旅行的向往,以及学习古仙人的长生之道的决心。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每个傍晚时分都会仰望那遥远而神秘的“三山”(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感受着那无尽的云海之美。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仙境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理想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