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过何人见,猿啼只自闻。
《寄东山禅师》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东 山 禅 师 宋 /杨 蟠 高 卧 西 林 月 ,孤 间 独 见 君 。杖 藜 探 涧 水 ,欹 枕 看 山 云 。鹿 过 河 人 见 ,猿 啼 只 自 闻 。篇 章 知 几 首 ,寄 我 莫 辞 勤 。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所作,名为《寄东山禅师》。诗中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高卧西林月”,表达了诗人在高处安寝,仰望西边的森林之下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氛围。“孤閒独见君”,则是说这种美好景致,只有诗人一人得以领略。
“杖藜探涧水”,诗人用手杖触摸着溪流中的清水,感受自然之美。紧接着,“攲枕看山云”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在休息时,也会把枕头垫高来欣赏远处的山云,这种举动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鹿过何人见,猿啼只自闻”,此处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鹿儿轻巧地穿行而过,却无人目睹;而猿猴的叫声,只有诗人才得以聆听。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最后,“篇章知几首,寄我莫辞勤”,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诗作作为礼物送给东山禅师,并期望对方能够多加留意。这里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分享。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岂临江宋□道士刘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烟云台以登高望远为韵各赋四首·其四
结搆陵紫烟,玲珑望青巘。
花开一水明,松暝众壑晚。
惊麇隐还见,长萝披复卷。
既同风中咏,复此林下宴。
流眄属淹延,言归犹缱绻。
谁言薄当世,暂欣尘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