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后(chū hòu)的意思:出狱后再犯罪。
雕锼(diāo sōu)的意思:形容文章、字句等精细而繁复。
幻身(hu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瞬间消失或变化,使人难以捉摸或辨认。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刊削(kān xuē)的意思:指削减、砍掉。也可用来形容修剪文字、修整文章等。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夙因(sù yīn)的意思:夙因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早年的原因或早年所为的因果关系。
先志(xiān zhì)的意思:指先有志向,后有行动。强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决心。
削减(xuē jiǎn)的意思:减少、缩减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诸王(zhū wáng)的意思:指众多的王侯或各种权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千佛岩》。诗中以“千佛岩”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仲璋感先志,诸王贪夙因”,通过对比仲璋对先人志向的感慨与诸王对过往因由的贪婪,揭示了人性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忆过去,怀揣理想;另一种则是沉溺于过去的得失,贪图眼前的利益。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仲璋”与“诸王”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颔联“雕锼惭伎俩,刊削减嶙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技艺上的雕琢和修饰感到惭愧,暗示了对于过分追求形式美而忽视内在价值的反思。同时,“刊削”与“嶙峋”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喻了人为干预对自然美的破坏,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个性和真实性的压制。
颈联“千佛本非佛,一身犹幻身”,则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存在与虚无的主题。诗人指出,所谓的“千佛”并非真正的佛,而“一身”亦不过是幻象,强调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对性,以及个体存在的短暂与虚幻。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尾联“云门拈出后,黄面少精神”,以禅宗故事为引,进一步阐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云门是禅宗大师,其“拈花微笑”的故事寓意着直指人心的智慧。而“黄面”可能是指佛像或僧侣的形象,此处可能暗含了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反思,以及对内心真正精神力量的追寻。整首诗在结尾处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寻生命与存在的真谛。
综上所述,《千佛岩》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哲学等多层面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诗.戊申六月中遇火
山下结茅屋,幽居慕羲轩。
回禄尔何酷,一宵忽见燔。
藏无商丘富,炎焰孰敢前。
鼓勇无所措,用智徒尔圆。
五行失其性,造化谁能还。
苍苍不可问,何必求之天。
人事恐未尽,脩省慎馀年。
或疑造物者,无乃恶投闲。
金石不可变,此志惟贞坚。
动心复忍性,吾但力吾田。
开樽对山月,既醉还复眠。
天运既如此,行将徙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