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鲍妻去,那知在母前。
- 注释
- 礼经:指代礼仪之书,可能是指儒家经典《礼记》。
涤匕:清洗餐具的动作,象征洗去世俗或烦恼。
叱狗:训斥狗,比喻日常琐事。
不言:不再轻易开口。
一旦:突然,有一天。
鲍妻:鲍氏,可能是诗人的妻子名字。
去:离开。
那知:才意识到。
母前:母亲面前,指家庭亲情。
- 翻译
- 礼仪之书洗净了世俗尘埃,训斥狗时也不再开口说话。
然而有一天,妻子鲍氏离去后,才明白在母亲面前的重要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礼经涤匕出"可能指的是遵循礼仪,洗净餐具准备进餐,暗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敬老行为。"叱狗不言焉"则形象地写出主人公对待家犬的态度,表现出他的谦恭和对长辈的尊重。
然而,当"一旦鲍妻去",暗示鲍永的妻子离世后,情境发生了变化。"那知在母前"表达了诗人对鲍永在失去妻子后,可能忽视了对母亲的情感支持和照顾的忧虑。这句诗揭示了在家庭变故中,孝道的重心可能会转移,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依赖妻子来履行孝道的人来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家庭变故,展现了孝道在不同情境下的考验和转移,体现了诗人对孝顺观念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丑·自清明过了
自清明过了,渐柳底、莺梭慵掷。
万红御风,飘飘如附翼。
锦绣陈迹。
障地香尘暗,乱蜂似雨,漫冶游南国。
兰襟缥缈辞湘泽。
马迹郊原,燕泥巷陌。
伤春为花深惜。
叹芳菲薄幸,容易疏隔。
庭闲人寂。
空余芳草碧。
梦里惊春去,如瞬息。
长安市上狂客。
为桃源解佩,醉浓欢极。
无心整、雾襟烟帻。
惊回处,断雨残云倦倚,画阑干侧。
相思恨、暗度流夕。
更杜鹃、院落黄昏近,谁禁受得。
丁香结·尘拥妆台
尘拥妆台,翠闲歌扇,金井碧梧风陨。
听豆虫声小,伴寂寞、冷逼莓墙苍润。
料凄凉宋玉,悲秋恨、此际怎忍。
莲塘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
勾引。
记舞歇弓弯,几度柳围花阵。
酒薄愁浓,霞腮泪渍,月眉香晕。
空对秦镜尚缺,暗结回肠寸。
念纤腰柔弱,都为相如瘦损。
西河·形胜地
形胜地。
西陵往事重记。
溶溶王气满东南,英雄闲起。
凤游何处古台空,长江缥缈舞际。
石头城上试倚。
吴襟楚带如系。
乌衣巷陌几斜阳,燕闲旧垒。
后庭玉树委歌尘,凄凉遗恨流水。
买花问酒锦绣市。
醉新亭、芳草千里。
梦醒觉非今世。
对三山、半落青天,数点白鹭,飞来西风里。
解语花·鳌峰溯碧
鳌峰溯碧,贝阙缘云,桂魄寒光射。
凤檐鸳瓦。
星河际、缥缈绣帘高下。
笙箫奏雅。
爱雪柳、蛾儿笑把。
琼佩摇、珠翠盈盈,迤逦飘兰麝。
陆地金莲照夜。
富绮罗妆艳,春态容冶。
笼纱鞍帕。
香尘过、禁陌宝车骄马。
游人静也。
东风里、万红初谢。
沈醉归、残角霜天,渐落梅声罢。
齐天乐 泽国楼偶赋
湖光只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
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
天涯倦旅。
爱小却游鞭,共挥谈尘。
顿觉尘清,宦情高下等风絮。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
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
无心访古。
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
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
婆罗门引·髻鬟对耸
髻鬟对耸,万松扶玉上青冥。
西风共倚,烟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
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
高寒梦惊。
是何夕堕双星。
无限苍崖紫岫,谁拊棱层。
薜萝深处,算少年、游屐几番登。
河汉近、疑在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