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张 氏 壁 宋 /苏 泂 潮 水 迟 朝 渡 ,湖 村 竟 日 留 。肯 从 沽 酒 饮 ,故 作 挟 书 游 。得 句 因 题 壁 ,逢 人 问 买 州 。双 凫 应 不 远 ,知 道 客 来 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潮水(cháo shuǐ)的意思:潮水指海水的涨落,引申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道客(dào kè)的意思:道德高尚的客人,指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的人。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故作(gù zuò)的意思:做作,不自然地表现出某种态度或情感。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双凫(shuāng fú)的意思:指夫妻恩爱、相互依偎的样子。
题壁(tí bì)的意思:指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而在墙壁、屏风等上面题诗或作画。
挟书(jiā shū)的意思:指以书籍作为借口或掩饰,暗中进行某种活动或目的。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 注释
- 潮水:指潮汐变化。
迟朝:推迟早晨。
渡:渡船。
湖村:湖边的村庄。
竟日:整天。
肯:愿意。
沽酒:买酒。
故作:故意。
挟书游:带着书卷假装游玩。
得句:写下了诗句。
题壁:题写在墙上。
逢人:遇到人。
买州:买下这个州。
双凫:两只野鸭。
应:应该。
不远:离得不远。
知道:知道。
客来:客人来访。
- 翻译
- 潮水涨落推迟了早晨的渡船,湖边村庄的人们整天逗留。
他愿意买酒共饮,故意带着书卷假装游玩。
写下诗句后就题在墙上,遇到人就询问是否有人想买下这个州。
两只野鸭应该不会离得太远,它们知道有客人来访。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湖村停留的生活情景。开篇“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表明旅人因等待潮汐而暂时留在湖村,时间流逝至白天尽头。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悠闲与宁静。
接着“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则展示了诗人在等待中的情趣,他不仅愿意购买酒来品尝,还特意携带书籍以供游玩之用。这里体现出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享受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一句中,“得句”意味着诗人在游历过程中获得灵感并写下佳句,然后将其题刻于墙上。而“逢人问买州”则是说当遇见他人时,他们询问关于某地的消息或信息。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创作与交流,既有个人内心的感受,也有与外界的互动。
最后,“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中的“双凫”指的是水鸟,它们的叫声似乎在提示某个消息或事件不会久等。全句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对即将发生事情的预感,同时也强调了诗人作为旅者的身份,以及他与周围环境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古代文人闲适自得、文学创作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三
山泉说虎跑,游兴晨更豪。
舍舟登彼岸,行行不辞劳。
数里越云岭,泉声何滔滔。
两山夹集树,高际拂凉飙。
三椽铺老屋,山僧先诛茅。
寻胜倚古井,汲泉野火烧。
传闻泉流出,并自李唐朝。
寺僧苦潦渴,神遣二虎淘。
往事莫须问,饮我热已浇。
碑摩东坡字,读之意亦消。
消寒四集饮洛翘处分得一字
高山多积雪,登高望奇特。
正欲结伴游,先作消寒集。
寒消第四筵,竞入芝兰室。
炉爇柏叶香,扑鼻酒香挹。
豪客置席间,奇语出奇笔。
笔落乱云烟,语射中虮虱。
时阑兴未阑,青钱选一一。
主人策酒兵,恍如铜柱立。
抑如沽春酿,杖头先生得。
东家拓菜园,菜叶尽肥茁。
醉后踏寒畦,蓠外人如鲫。
共得咬菜根,无使有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