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求之不得,后村不求而获。
《题研六言四首·其三第三砚》全文
- 翻译
- 没有杂质的颜色纯净如一,品德高尚的人不会改变本色。
在方岩寻找却未能找到,但在后村却意外地得到了。
- 注释
- 无驳杂者:没有杂质或纷乱。
其色:它的颜色。
不磷缁者:不会因时间而变黑或褪色。
其德:他的品德。
方岩:一处地方名,可能象征着艰难或期望之地。
求之不得:努力寻找却未能得到。
后村:另一个地方名,可能表示意想不到的地方。
不求而获:没有刻意寻求却意外收获。
- 鉴赏
这两句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题研六言四首(其三)》。诗中的“无驳杂者其色,不磷缁者其德”表达了对纯净和高洁品德的赞美。“驳杂”指的是颜色的混乱不堪,“磷缁”则是心灵上的污秽和世俗的羁绊。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一种追求精神境界独立、不染尘埃的情操理想。
接着,“方岩求之不得,后村不求而获”则描写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是“方岩”,象征着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寻求;后者是“后村”,代表了一种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而然、不强求便能获得美好事物的赞赏。
刘克庄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常常蕴含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情感。在这首简短的四言绝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关于真纯品德与生活态度的深刻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刺史七十一初度
君不见万石君家相济美,齐鲁诸儒无所比。
又不见德公隐鹿门,有子勋名世代存。
刺史悬车三十载,宁教五马家风在。
谢阶玉树倚庭芳,凤毛奋迹胜昭代。
迩来张乐宴洞庭,九转还丹次第成。
盘间千宝蟠桃熟,海涌三山菡萏青。
贱子诗成浮大白,为君群致谪仙客。
朝拜崆峒广成子,暮揖朱明浮丘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