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困于酒,因君亦思止。
尝观复初爻,端拜颜氏子。
所贵进我德,宁顾俗憎喜。
如操有舵舟,何患江无涘。
愿勿逾此心,恒若承大祀。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大祀(dà s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盛大仪式。
端拜(duān bài)的意思:指人在礼节上表现得非常谦虚恭敬,行为端庄得体。
公心(gōng xīn)的意思:公心指的是公正的心态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态度。
公能(gōng néng)的意思:公能指公正有能力。形容人具备公正、能力和才干。
过从(guò cóng)的意思:相处、交往。
空妙(kō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空灵妙绝,引人入胜。
口过(kǒu guò)的意思:指言辞过激,言语过度,说话过分冲动。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曲生(qǔ shē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能力。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如已(rú yǐ)的意思:如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一样,表示事情已经不可改变或回头。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周诰(zhōu gào)的意思:周诰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指的是古代周朝君王向臣下发出的诏令或命令。
浊醪(zhuó láo)的意思:指酒质劣劣,喻指事物的质量低劣或品质不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用韵再答》。邵宝以酒为引,探讨了内心的自我约束与道德修养的关系。诗中提到“我方困于酒”,表达了饮酒过度带来的困扰,进而引出“因君亦思止”的思考,即通过他人的提醒或自我反省来寻求节制。
邵宝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道德标准,引用了《周易》中的“复初爻”和颜回的故事,强调了内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不应过于在意世俗的赞誉或批评,而应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我完善。“所贵进我德,宁顾俗憎喜”,表达了对道德提升的重视,而非外界评价的影响。
接着,诗人提出了言语谨慎的重要性,“但恐言语多,口过从兹起”,警示过多的言语可能导致错误或后悔。他进一步将圣贤之道与日常生活中的小酒(浊醪)联系起来,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形式的高雅或物质的享受。
邵宝还提到了“曲生虽可交,终然不如已”,暗示了与他人交往时应保持自我,不应完全受外界影响。最后,他鼓励对方能够超越这些内心的障碍,实现自我节制与道德提升,如同掌握了一艘有舵的船,无论江河如何广阔,都能稳稳前行。
整首诗通过酒这一日常生活的元素,深入探讨了个人修养、道德追求以及自我约束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实践的重视。
汝病谢含香,归欤卧草堂。
庭趋候杖屦,林憩讯松篁。
种药春登圃,寻源夕泛航。
犹怜台馆地,不负芰荷裳。
屈宋元悲楚,邹枚旧赋梁。
卑栖愁燕雀,高起羡鸾凰。
琴忆风流调,诗留倡和章。
因君嵩少去,吾亦念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