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士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禅宗的玄妙与深意。诗人通过“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这一开篇,巧妙地引入了对“弥勒”这一概念的探讨,弥勒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未来佛,代表着慈悲与救赎。然而,诗人却提出疑问:“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似乎在质疑弥勒的存在性,引人深思。
接下来,“拍版与门槌,毕竟是何物”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拍版与门槌,都是禅宗修行中常用的工具,象征着佛法的实践与领悟。诗人在这里询问这些看似寻常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在探讨佛法乃至世间万物的本质与真谛。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反问,引导读者去思考宇宙、生命、佛法乃至存在的本质问题,体现了禅宗追求直觉、悟道的精神。它不仅仅是对特定宗教概念的探讨,更是一种对人生、宇宙终极意义的哲学追问,展现了宋朝禅宗思想的深刻与广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吴宫故墅,是天开图画。缥缈层云出飞榭。
隐隐楼空翠巘,水绕芜城,平畴迥,点染霜林凋谢。
越来溪上雁,声切阑干,似觅胥门怨吴霸。
属镂沈,香溪断,梦散云空,千年外、等是渔樵闲话。
但极目荒台郁苍烟,衰草里、又还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