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徐 平 父 往 水 南 宋 /刘 克 庄 东 汉 高 士 后 ,晚 唐 先 辈 家 。聚 萤 十 年 读 。中 鹄 一 毫 差 。昔 有 人 还 贽 ,今 无 佛 雨 花 。水 南 士 渊 薮 ,弹 铗 不 须 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东汉(dōng hàn)的意思:指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或与东汉相关的事物。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汉高(hàn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追求的目标崇高。
还贽(hái zhì)的意思:归还被盗或被骗的财物或权益。
聚萤(jù yíng)的意思:聚集蜜蜂或萤火虫。比喻聚集人才或群众。
南士(nán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才能的年轻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水南(shuǐ nán)的意思:指南方的水流,比喻事物顺利发展、兴旺繁荣。
晚唐(wǎn táng)的意思:指唐朝末年的时期。
先辈(xiā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地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高的人。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雨花(yǔ huā)的意思:指雨中绽放的花朵,比喻在困境中产生的美好事物。
渊薮(yuān sǒu)的意思:渊薮指深渊和茂密的草木丛生之地,比喻困难重重、险恶莫测的处境或环境。
中鹄(zhōng hú)的意思:中鹄是指中心、核心的位置。
- 注释
- 东汉: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
高士:品德高尚、超脱世俗的人。
晚唐:唐朝晚期。
先辈:前辈人物。
聚萤:聚集成群的萤火虫,象征刻苦学习。
中鹄:射中靶心,比喻达到目标。
毫差:微小的差距。
昔有人:从前有某人。
还贽:古代学生向老师献礼以示尊敬。
无:没有。
佛雨花:佛教比喻智慧如雨露滋润花朵。
士渊薮:人才聚集的地方。
弹铗:《战国策》中冯谖弹剑而歌,表示怀才不遇。
不须嗟:不必叹息,表示乐观豁达。
- 翻译
- 这是对东汉高洁之士的追忆,也是对晚唐先贤家族的敬仰。
他们勤奋苦读,聚萤火虫之光,日夜研习,只差毫厘就能达成目标。
昔日有人以礼物表达敬意,如今却无佛祖降下智慧之花。
在水南山下,众多才子聚集,即使不得志也能坦然,无需感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徐平父往水南》。通过这短短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问修养的崇高敬意。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和前辈的尊重与景仰,这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构成了诗人的精神寄托。这里的“东汉高士”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高洁之士,而“晚唐先辈家”则是对晚唐时代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物的称颂。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严谨与执着。聚集萤火十年,一丝不苟地研读书籍,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错误的零容忍态度,展示了诗人的学术修养和严于律己的精神。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时移事异的情感。昔日有的人或许曾经有所交往,或是有所馈赠,但如今却是一片空寂,没有了往日的景象和温暖。这也隐含着对友人的不舍与怀念。
“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最后一句中,“水南”指的是徐平父即将前往的地方,而“士渊薮”则是形容那里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劝慰友人,即使在那样的地方,也无需担忧,因为弹奏琴铗的声音自然流露,不需要过多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问和修养,更通过对友人的送别,传达了一种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