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高明(gāo míng)的意思:高明指的是聪明、智慧、才智出众。
汩没(gǔ mò)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形容水势汹涌。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徽缠(huī chán)的意思:形容事情纠结复杂,难以解决。
棘丛(jí c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难以解决或处理。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两听(liǎng tīng)的意思:两个听力器官都不好,形容听力不佳。
飘风(piā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劲急、猛烈。
却行(què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虽然迟缓,但能够取得成功。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神化(shén huà)的意思:将人物或事物赋予神灵般的特质或地位。
生机(shēng jī)的意思:指事物生长发展的力量和活力。
文义(wén yì)的意思:指言辞深奥,意境高远。
义教(yì jiào)的意思:
仁义的教化。《晋书·李充传》:“惧后进惑其如此,将越礼弃学,而希无为之风;见义教之杀,而不观其隆矣。”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渊衷(yuān zhōng)的意思:指深入人心的真实想法和感情。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五)》。诗中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深刻见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领悟。
首联“汩没近儒文义教,一生机枉速飘风”运用比喻手法,将追求学问的过程比作被近世儒家的文义教导所淹没,仿佛一生的努力都如同快速飘逝的风,徒劳无功。这里揭示了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以及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
颔联“却行翻讶身居后,两听虚疑耳不聪”则进一步阐述了在学问探索中的自我认知和怀疑。诗人通过“却行”、“身居后”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一种在学问道路上的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前进的过程中有所迟滞或落后。同时,“两听虚疑耳不聪”则暗示了在听取他人意见时的疑惑和内心的不自信,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
颈联“神化何曾离日用,经纶元只在渊衷”转而探讨了学问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需要在内心深处进行深思熟虑,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自如。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学问实践性的重视,以及对内在修养的强调。
尾联“从今游衍高明地,始免徽缠与棘丛”则是诗人对未来学习道路的展望。通过“游衍高明地”表达了对追求更高层次学问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摆脱束缚、克服困难的决心。“始免徽缠与棘丛”则意味着在未来的学术之旅中,诗人希望能够避开那些困扰和阻碍,实现自由自在的学习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求学经历的反思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学问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和对自我成长的期许,对于当代读者来说,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