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矮屋(ǎi wū)的意思:指住房狭小、矮小,形容环境贫苦,生活条件艰苦。
冰花(bīng huā)的意思:形容冰上的花纹,比喻文章或诗词的妙处。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晨曦(chén xī)的意思: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希望的曙光。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负旭(fù xù)的意思:背负太阳,指人有志气,有胆识,有抱负。
红晕(hóng yùn)的意思:形容脸上因兴奋、害羞等而泛起的红色。
黄土(huáng tǔ)的意思:指黄色的土壤,也用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结茆(jié máo)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错综复杂。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邻近(lín jì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物体或地点之间距离近,相互接近。
路旁(lù páng)的意思:指在道路两旁或沿途。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南荣(nán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享有声望和荣誉。
情亲(qíng qīn)的意思:亲情深厚,感情深切。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同云(tóng yún)的意思:指同一个云彩,形容人们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无闷(wú mèn)的意思:不生闷气,不生厌烦的意思。
无愁(wú chóu)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溪友(xī yǒu)的意思:指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朋友。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阳坡(yáng pō)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一面山坡,比喻诚实、正直的品质。
早霞(zǎo xiá)的意思:早晨的霞光,比喻事物的初现或初露端倪。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 鉴赏
这首《宴清都·曝日》描绘了一幅雪后春日的温馨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描绘了雪后的天空,云散霞出,一抹红晕点缀在远处的村庄上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接着,“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几句,通过“紫扉”、“晨曦”、“冻消霜轸”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严冬的结束和新生的开始。词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将紫与红、晨曦的金黄与霜的冷白相结合,既突出了季节更替的鲜明对比,又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两句,描绘了简朴而温馨的生活场景,茅屋依山傍水,黄土泥墙紧密相连,透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气息。接下来,“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引入了人物元素,溪边的老友、山中的老人,窄篱矮屋间的情谊,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和人情味。
“閒邀趁燠迎暄,藜羹年糁,浊酒新酝”几句,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自然、欢聚一堂的场景。闲暇时分,人们趁着暖阳,品尝着粗茶淡饭,共享新酿的美酒,体现了生活的简单快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沙融涧暖,情亲话软,无愁无闷”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沙融涧暖象征着人心的温暖,情亲话软则表达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心灵的交流,无愁无闷则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态度。
最后,“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鬓。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几句,以行客的视角,赞美了南向阳光下的稳定与温暖,与前文形成呼应,强调了春日阳光的重要性,以及它给人带来的希望和安定感。
整体而言,《宴清都·曝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温馨,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被花恼.题《化为蝴蝶甘同梦》图
千金一刻不须筹,花天夜长无晓。
恣意寻欢尚嫌少。
罗裙密裹,金刀笑赠,梦好何须觉。
花底活,茧同功,万方仪态容成照。
同穴忆青陵,岁岁红心长香草。
气融金粉,乡住温柔,不许纨风到。
笑无情漆吏鼓盆歌,也偷化、蘧蘧遣恼。
凤五色,并宿罗浮仙不老。
送驾部王子督楚学
中兴文运应图开,声教遥知薄海回。
共看济济多周士,更道彬彬悉楚材。
楚乡今上龙飞地,代来总是攀鳞起。
里社鸣时河正清,銮舆幸后云常紫。
骚坛屈宋本称雄,谁为操斤向郢中。
明堂岂羡菁茅贡,江汉先歌棫朴风。
奉扬德化劳宸眷,蜀郡王褒被嘉荐。
藻鉴曾推吏部郎,才华况属瀛洲彦。
君不见伯乐不生良骥缺,钟期死后朱弦绝。
曲学翻为弟子嘲,离经徒守迂儒说。
作范如君夐出伦,文从三变一朝新。
道傍散木犹蒙顾,径里幽兰并沐春。
寄言和氏私相喜,千载今逢辨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