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五首·其二》
《题画五首·其二》全文
明 / 屠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碧水丹山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也用于形容美丽的水景。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水丹(shuǐ dān)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容貌、颜色红润如丹,形容健康、饱满。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注释
杖藜:藜杖;拐杖。
翻译
拄着拐杖悠闲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未落山的太阳斜斜的挂在小桥的西边。
轻声低语却不小心惊飞了溪鸟,它们啼叫着飞入那乱云的深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滽的《题画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碧水丹山映杖藜",画面以碧绿的流水和鲜艳的山色为背景,一位老者手扶藜杖,悠然欣赏这美景,杖藜与山水相映,显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夕阳犹在小桥西",进一步点明时间,夕阳余晖洒在小桥边,增添了画面的暖色调和静谧气氛。

"微吟不道惊溪鸟",诗人轻声吟咏,浑然忘我,未曾察觉自己的举动已惊动了溪边栖息的鸟儿。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互动,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飞入乱云深处啼",描绘了鸟儿受惊后振翅飞入云层深处,只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给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与动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境,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屠滽
朝代:明

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弘治初,灾异迭起,数次上疏陈述时弊,得采纳。十年加太子太保,次年擢吏部尚书,进太子太傅,继加柱国。立朝持论公允,推贤让能,自谓手执此笔,掌铨衡、刑狱,最怕误黜、错杀。凡遇送礼求情者,反放至远地。后被劾致仕。正德元年(1506),武宗登位,起复为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掌院事。时刘瑾专权,欲治谏官罪,他以与御史无关而独揽,又抵拒刘瑾欲织冤狱,设法保护前兵部尚书刘大夏。致仕归里卒,谥襄惠。
猜你喜欢

向日葵

韶光归汉苑,葵色丽江浔。

欲壮三春景,长倾一片心。

日烘舒蕊赤,霞茜缀茎金。

拨雾迎朝霭,披星送夕岑。

脚根犹自卫,尘翳漫相侵。

倘得依丹陛,输诚在寸忱。

(0)

重题蔷薇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0)

紫薇花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0)

感怀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0)

渔父·其二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0)

临江仙.赠王友道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