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卯都门杂感·其四》
《乙卯都门杂感·其四》全文
清 / 唐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偶被招邀去,亲知笑我顽。

停杯人物洗眼江山

事宜缄口新闻足破颜。

畏人问出处,曾记点朝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班(cháo bān)的意思:指早晨上班,也泛指每天定时上班。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记点(jì diǎn)的意思:记住、记忆、牢记

缄口(jiān kǒu)的意思:闭口不言,保持沉默。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亲知(qīn zhī)的意思:亲近而熟悉的知识或了解。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事宜(shì yí)的意思:指事情的安排、处理或事项的处理。

停杯(tíng bēi)的意思:停止饮酒,指因悼念或哀悼而暂时停止喝酒。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洗眼(xǐ yǎn)的意思:清除眼中的污垢,使视野清晰明朗。

新闻(xīn wén)的意思:新鲜的消息或信息。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唐烜的《乙卯都门杂感(其四)》,表达了诗人被邀请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世事的感慨。首句“偶被招邀去”描绘了诗人意外受邀的场景,透露出一丝惊喜。接着,“亲知笑我顽”则暗示了诗人可能因为不善于应酬或过于直率而被熟人取笑,流露出一种自嘲的意味。

“停杯数人物”写诗人停下饮酒,开始观察周围的人物,暗示他对人事的洞察和反思。而“洗眼看江山”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世间沧桑的深沉感慨。“往事宜缄口”告诫自己在谈论过去的事情时要谨慎,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某些经历有所保留。

“新闻足破颜”表明新的消息足以使诗人的心情发生变化,可能是喜忧参半,也可能是对社会现状的忧虑。“畏人问出处”揭示了诗人对于他人询问自己来历和身份的畏惧,反映出他可能对仕途或名声有所避讳。“曾记点朝班”暗指诗人曾经参与过朝廷的官场生活,但如今却选择保持低调。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见和对自己处境的微妙处理,体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和处世哲学。

作者介绍

唐烜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句·其九十九

国被儒冠误,如今尚忍言。

雪霜昏日月,盗贼满乾坤。

(0)

句·其七

陶写有时欣律熟,去来无著證炉芬。

(0)

雪晴

一雪晓来旋放晴,瓦沟馀滴响中庭。

开窗已上三竿日,满岭松梢醉未醒。

(0)

读文君白头吟

不顾此身轻夜驰,晚年吟苦亦奚为。

从来簪折瓶沈事,已在双鬟暗合时。

(0)

江上冬日效石湖田园杂咏体

溪落洲荒水半篙,枯杨两岸冷萧骚。

田家预办来年事,加得陂头一丈高。

(0)

采莲曲二首·其二

相随不觉远,直到暮烟中。

恐嗔归得晚,今日打头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