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萃(bá cuì)的意思:指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色,超越他人。
不诬(bù wū)的意思:不冤枉,不诬告。
才自(cái zì)的意思:指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形容人才能出众。
超凡(chāo fán)的意思:超越凡人,非凡出众。
大名(dà míng)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衡鉴(héng jiàn)的意思:衡鉴指的是用来比较、参考的标准或事物,也可以指以某个特定事件、人物或事物为借鉴,作为评判、决策的依据。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抡才(lún cái)的意思:指运用才能、智慧或技能。
名儒(míng rú)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学的学者或文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宰官(zǎi guān)的意思:指权力骄横,欺压百姓的官员。
-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刘谦山邑侯的德政,以“经济文章共一途”开篇,巧妙地将政治治理与文学才华并提,暗示刘谦山不仅在政务上卓有成效,在文化修养上也堪称一流。接着,“宰官犹是大名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刘谦山作为地方官员,不仅在行政管理上有卓越表现,更在学术和道德层面有着深厚造诣,堪比有名望的学者。
“抡才自有真衡鉴,拔萃超凡总不诬。”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刘谦山选贤任能能力的高度肯定。意思是说,选拔人才时,他拥有公正而精准的判断力,能够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真正杰出的人才,这些被提拔的人才无论在才能还是品德上都超越常人,没有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对待。这不仅是对刘谦山个人能力的赞扬,也是对其为官之道的推崇,体现了对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重视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对刘谦山德政的深刻赞赏,既肯定了他的行政才能,又赞扬了他的学术修养和公正无私的用人原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