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树(bǎo shù)的意思:比喻有价值的人或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火伏(huǒ fú)的意思:指火势逐渐平息下来,形容事物逐渐平静或消退。
金装(jīn zhuāng)的意思:形容装饰华丽、金碧辉煌。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粟金(sù jīn)的意思:比喻微小的财富。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文火(wén huǒ)的意思:指火候温和的烹调方式,也用来比喻处理事情时保持温和、稳定的态度。
乡信(xiāng xìn)的意思:指乡村之间的书信往来。也用来比喻亲友之间的书信往来。
- 鉴赏
这首《灯花》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夜中一盏灯花绽放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首句“谁道春光薄”,以反问开篇,暗示春日的美景或许在某些人眼中显得平淡无奇,但对诗人而言,这平凡的春光却蕴含着深意。接着,“寒灯亦放花”一句,将寒夜中的孤灯与春花相提并论,赋予了灯花以生命,展现出一种不畏寒冷、独自绽放的坚韧之美。
“粟金装宝树,文火伏丹砂”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灯花比作宝树上的金粟,火焰比作丹砂中的文火,不仅描绘了灯花的色泽与形态,更寓意着内心的光明与希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千里长为客,三年不见家”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漫长的岁月里,只能在梦中与家人相聚,现实中的孤独与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份情感更加深刻动人。
最后一句“明朝有乡信,遥寄自天涯”点明了诗的主题——期待与希望。尽管身处异乡,但诗人仍然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收到来自家乡的消息,这封信如同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的一丝温暖,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灯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金风扇威,倏逢摇落,身非蒲柳,乃尔悲秋。情见乎词,聊成此什。时所居越华书院颇有竹木之胜,将以明岁迁去,情不能忘,聊复及之云尔
镜槛移云,桥波度月,园池俊赏堪怜。
半亩秋痕,柳丝催织愁烟。
残荷已剩无多叶,映凉波、犹护鸥眠。
试扁舟、飞渡清波,佳梦重圆。
儿时最忆经行地,几团丝断径,吹絮晴天。
短鬓归来,枯枝慵问流年。
蓬飘已断乡园计,效忘怀、且语飞仙。
更堪寻、屐齿苔踪,青印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