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慧忠偈·其二》
《示慧忠偈·其二》全文
唐 / 智威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

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翻译
我本性本为空无,却因虚幻产生人我之分别。
怎样才能止息这种虚妄的情感,回归到空寂的境界呢?
注释
余:我。
本性:本质。
虚无:空无一物。
缘:因为。
妄:虚幻。
生:产生。
人我:人与我之间的区别。
如何:怎样。
息:止息。
还:回归。
归:回到。
空处:空寂的地方。
坐:静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智威的作品,名为《示慧忠偈(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禅意与生命观。

“余本性虚无”,这里揭示了诗人对自身本性的洞察,认为自己的本性是虚幻和空无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佛教思想,强调万物皆为空,个人亦无法逃脱这一法则。这种认知带有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的哲思。

“缘妄生人我”,诗人进一步指出了自己乃至所有人类存在的根本原因——“缘”。在这里,“缘”意味着因果关系,即一切生命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前生的业力和缘分所致。这一观点也深受佛教因果循环思想的影响。

“如何息妄情”,诗人在问自己,或者说是在自我探讨,如何能够停止或平息那些虚幻不实的情感。这里的“妄”字同样带有佛教色彩,指的是执着于现象世界的错误观念和情感。

最后,“还归空处坐”,诗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回归到一个空无、超然的心灵状态中去,静坐冥想,以求得心灵的平静与解脱。这一行字流露出一种向往清净本真之境界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幻生命和情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哲学的理解与实践。

作者介绍

智威
朝代:唐   号:“法华尊者”   籍贯:处州缙云   生辰:?—680

(?—680)唐僧。处州缙云人。俗姓蒋。家世业儒,年十八出家,投天台山国清寺章安为师。受具足戒。高宗上元元年,居轩辕炼丹山法华寺传教,号“法华尊者”。昼讲夜禅,手写藏典,习禅者三百,听讲者七百余。以法传慧威,时称智威为大威,慧威为小威。富有辞藻,有《桃岩寺碑》、《头陀寺碑》。为天台宗六祖。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三

吾闻上古世,纯默澹玄始。

太和渐以散,皇纲荡无纪。

皓皓白日内,昏风忽然起。

生人无常遘,致福岂在已。

马以一鸣斥,凫以不鸣死。

生者岂必鸣,鸣者岂不生。

所以贤达人,顺时复安贞。

嗟彼倏与忽,无乃营神形。

(0)

蹛林歌

双行马,单白羽,蹛林祭天集诸部。

脯橐驼,卤騊駼,新秦家家买僮奴。

(0)

子夜吴歌·其一

采桑长干陌,绿叶正毵毵。

远驻青骢马,相遗玳瑁簪。

不愁无语对,归恐误春蚕。

(0)

三洲歌

龙须编作席,象牙装作床。

不用侬双腕,那得稳著郎。

(0)

补铙歌四章·其一钓竿

钓竿青漓漇,钓饵一何芬旨且肥。

小鱼疾走不敢回顾,大鱼施施来。

大鱼恒苦饱,小鱼恒苦饥。

大鱼既失故,小鱼施施去。

乃不知东有属玉鵁鶄,西有鸥与鹭。

(0)

钓竿行

饥饭渭水旁,渴饮渭水流。

大鱼绝饵去,小鱼不回头。

不知何王子,施施来上钩。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