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世(ào sh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自负、自豪、自信,超越一切、独领风骚。
地中(dì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地下、暗中进行的活动或事物。
独善(dú shàn)的意思:独自善良、独立行善,不依赖他人。
赋命(fù mìng)的意思:将命运赋予某人,指授予某人使命或责任。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兼善(jiān shàn)的意思:兼具多种优点,便于通达。
浇风(jiāo fēng)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研究、探讨,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侃侃(kǎn kǎn)的意思:形容说话直爽、坦率自信。
冥栖(míng q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在偏僻、幽静的地方,与世隔绝。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穷通(qióng tōng)的意思:指从贫穷到富裕或困难到顺利的转变。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德(tóng dé)的意思:指志同道合,品行相同,具有共同的德行和价值观。
外慕(wài mù)的意思:指对外国或外地的事物产生向往、崇拜之情。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穴托(xué tuō)的意思:指在井底或山洞中支撑起井桶或山石,比喻在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得到支持或帮助。
岩穴(yán xué)的意思:指山洞或岩石裂缝中的居所,比喻隐蔽的住所或藏身之处。
养气(yǎng qì)的意思:指修养自己的性情和气质,使之达到平和、温和、稳定的状态。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有穷(yǒu qióng)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 鉴赏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何同德独善斋》表达了诗人对兼善与独善两种道德追求的理解和赞赏。首句“兼善固所欲”表明作者认同普遍的善行是理想,但紧接着“赋命有穷通”暗示人生际遇各有高低,这为后文的讨论奠定了基调。
“独善匪傲世”强调了即使在个人修行中保持高尚品德,也不是为了自视甚高,而是坚守道义。诗人接着赞扬何同德如“德父”般积累学问,修身自律,“守已无外慕”,内心充实,不被外界诱惑所动。
“岩穴托冥栖,幽轩眄筠松”描绘了何同德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洁,以竹子的坚韧象征其品性。最后两句“陶然有真乐,俯仰天地中”表达了他沉浸在自然与道德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仅限于个人,更希望能激励社会风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何同德的独善其身与内外兼修,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理想,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改善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吴梓材双桧堂
鄱江城东双桧树,树影团团障风雨。
上有慈乌来作巢,共择枝柯作振羽。
振羽雄雌尾毕逋,飞来飞去唤复呼。
自云托身喜得地,巢存数子子生雏。
日出每栖群玉府,夜飞不怕执金吾。
冲将叶里冬青子,还哺巢中头白乌。
住泊巢深两乔木,翠盖双长大如屋。
繁阴日日蔽黄鹂,香叶时时引鸿鹄。
乌乌及子子,日夜来聚簇。
绕红卧青苔,啄花饱红玉。
尔乌日徜徉,尔桧日葱苍。
但愿尔乌与尔桧,终古同寿无尔伤。
楚狂行送楚芳弟
江东楚狂长醉狂,一双青瞳秋水光。
云梦之胸牛斗气,二十束发从戎行。
出门别父母,抱艺游四方。
四方悠悠少相识,客路凄凉倦行迹。
故衣线断怯秋风,矮屋打头天地窄。
吁嗟人生能几何,海水东去无回波。
少年落落不得志,萧搔短发空蹉跎。
愤来拔剑歌激烈,歌遏行云剑飞雪。
用尽床头金,空存口中舌。
狂乎狂乎归去兮,造物弄人如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