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日本使归国》
《送日本使归国》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归舟云海别,断梗无踪

万里随风去,三山何处逢。

客程日夜乡树鱼龙

纵有相思字,何由一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断梗(duàn gěng)的意思:指断裂的梗,比喻事情中途中断或未能完成。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乡树(xiāng shù)的意思:指乡村中的一棵树,比喻乡村的名人或杰出人物。

杳无(yǎo wú)的意思:没有踪迹、没有消息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云海(yún hǎi)的意思:形容云彩密布的大海,也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所作的《送日本使归国》。诗中描绘了送别场景,以“归舟云海别”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时的壮阔景象。接着,“断梗杳无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离别后的行踪比作漂浮在水中的断枝,暗示了别后行踪难寻的无奈与伤感。

“万里随风去,三山何处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期待。接下来,“客程浮日夜,乡树隐鱼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客程”与“乡树”的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纵有相思字,何由寄一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心中充满思念,却无法通过书信传达这份情感,体现了古代通信不便的现实困境,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次德符韵六诗.南堂分韵得秋字

大火不东驻,高堂文字秋。

青蝇付驱除,白日堪迟留。

鸡痈落新烹,瓜疐收轻浮。

尚有明月在,倘能如故不。

(0)

送张舜谐游上庠

高木纷万状,皆从毫末来。

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

根本初不同,他时终异材。

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

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

霜雪一朝怒,孰与松柏陪。

青青几千尺,寒峰正崔嵬。

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

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

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

穷年后悔心,何似今日回。

(0)

钦圣皇后挽辞二首·其二

苍黄大策中先定,汹涌奸言外独惊。

可但触山忧地坼,只应鍊石见天成。

江湖自昔波涛远,日月如今昼夜明。

尽作儿啼送文母,不知箫鼓若为声。

(0)

福圣观·其三

子晋鸾飞侍帝班,吹台今在碧云閒。

高秋白月霜风夜,时有笙箫赴洛还。

(0)

句·其四

六龙未入雍州日,曾负诗书卧白云。

(0)

会稽览古诗·其二秦望山

秦人两世尽东游,辇路曾临到上头。

睫在眼前终不见,不知登望竟何求。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