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次 道 奉 慈 斋 宫 见 寄 宋 /司 马 光 去 住 邈 如 霄 与 尘 ,依 依 欲 别 更 相 亲 。唱 知 洛 邑 饶 英 俊 ,莫 忘 斋 庐 并 直 人 。
- 注释
- 去住:离去和停留。
邈:遥远。
霄与尘:天空和尘土。
依依:依恋不舍。
洛邑:洛阳城。
饶:多。
英俊:才俊人士。
莫忘:不要忘记。
斋庐:书斋或官署。
直人:正直的人,这里指同事。
- 翻译
- 离去和停留都像天空和尘土般遥远,依依不舍地想要更加亲近。
虽然知道洛阳城中有许多才俊人士,但不要忘记那些在斋庐中并肩工作的普通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留恋。
"去住邈如霄与尘,依依欲别更相亲。"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离别前的依依不舍之情。"邈如霄与尘"形象地描述了远方模糊的地平线,给人以遥远和渺茫的感觉。而"依依欲别更相亲"则表达了面对分别时的不舍和更加珍惜彼此陪伴的愿望。
"虽知洛邑饶英俊,莫忘斋庐并直人。"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胸襟开阔、情感深厚的一面。"洛邑饶英俊"指的是洛阳城里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士,而"莫忘斋庐并直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那些平凡而诚实之人的怀念和不忘初心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情谊与社会责任的重视。在这首简短而深邃的诗作中,司马光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雪窗耀眼明,披衣起梳栉。
镜光合雪光,光欲透肤革。
面纹千百条,旁行相虬结。
白髭藏须中,似欲逃剪镊。
近服首乌丸,我首何曾黑?
回念四旬间,悲欢几经历。
愁核埋胸腑,年深愁花发。
皱纹乃蓓蕾,霜毛为枝叶。
譬彼治田人,种麦而得麦。
仙药岂能变,况饵木与石。
白黑亦何殊,毋强生分别。
且觅般若汤,一浇磊块穴。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四
葛巾不束毛,纱祫常见肘。
无日不酲花,有时坐枯柳。
天地一排场,谁分旦与丑。
神仙既荒唐,富贵复难偶。
杭人有谚言,言卑趣则有。
雷峰变作糟,西湖化为酒。
藕花作美人,一歌了一口。
三万六千回,一回三百斗。
帝台春.为府学师生送徐太守北觐并引.代君家作
亭亭物表。器宇秋天杳。
廉明太守,说向吾人,古来稀少。
清风两袖朝天去,转眼是、凤池春晓。
好敷陈,兽锦袍新,御炉香袅。蓬莱岛。莺花绕。
霜月皎。鸡人早。
伫献绩天颜,渥恩重,谩回首、石城云杪。
舟楫川途莫道烦,乾坤整顿还须了。
记取旧门墙,几人归鉴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