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王 适 春 雨 宋 /苏 辙 久 遭 客 禁 往 还 稀 ,风 雨 萧 条 只 自 知 。春 色 有 情 犹 入 眼 ,客 愁 无 赖 巧 侵 眉 。山 僧 寄 语 收 茶 日 ,野 老 留 人 供 社 时 。久 住 不 须 嫌 寂 寞 ,此 间 偏 与 拙 相 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此间(cǐ jiān)的意思:指现在、目前、此时此地。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风雨萧条(fēng yǔ 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社会动荡、经济困难、风雨交加的情况。
- 注释
- 久遭:长期遭受。
客禁:客居的限制。
往还稀:来往稀少。
风雨萧条:风雨交加,景象凄凉。
只自知:只有自己知道。
春色:春天的景色。
有情:富有情感。
入眼:映入眼帘。
客愁:旅人的愁绪。
无赖:顽皮,令人无奈。
巧侵眉:巧妙地爬上眉头。
山僧:山中的僧侣。
寄语:传递信息。
收茶日:收茶叶的日子。
野老:乡村老人。
留人:挽留客人。
供社时:祭祀时分。
久住:长期居住。
不须:不必。
嫌寂寞:嫌弃寂寞。
偏与:恰好与。
拙相宜:笨拙的人更适合。
- 翻译
- 长久以来,我常受限制难以往来,风雨中的孤寂只有自己知晓。
春天的情意虽浓,却仍能映入眼帘,旅途的忧愁顽皮地爬上眉头。
山中的僧人提醒我收茶叶的日子,乡间的老人留我在家共度祭祀时日。
即使久居于此,也不必嫌弃寂寞,这里恰好适合我这笨拙之人居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适春雨》,诗人以客居他乡的视角,描绘了春雨中的寂寥与感慨。首句“久遭客禁往还稀”表达了诗人因频繁的客居生活而往来稀疏的境况,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接着,“风雨萧条只自知”通过风雨交加的环境,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落寞。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在愁绪中,春色依旧“有情”,透过风雨映入眼帘,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然而,“客愁无赖巧侵眉”,说明尽管春色动人,但客居的愁苦仍巧妙地爬上眉头,无法摆脱。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两句,通过山僧提醒收茶和乡野百姓邀请共度社日的情景,展现了当地的人情风俗,也暗示了诗人对人情温暖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作结,表明虽然寂寞,但诗人已适应并享受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豁达与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