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甥馆·其五》
《甥馆·其五》全文
宋 / 许月卿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国士报国士,后人哀后人。

万物邪胜正,一理屈终伸。

秦暴二世灭,周仁八百春。

紫云楼上语,亿载宋深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二世(èr shì)的意思:指第二代,多用来形容接班人或继承者。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理屈(lǐ qū)的意思:指辩论时,理由尽尽,无法再找到更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亿载(yì zǎi)的意思:亿代,非常长久的时间。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云楼(yún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

周仁(zhōu rén)的意思:指人心慈善良,乐于助人,具有仁爱之心。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翻译
国士以身许国,后人怀念先贤。
世间邪气压倒正义,真理终会显现。
秦朝暴政导致二代灭亡,周朝仁德绵延八百年。
紫云楼上的遗训,宋朝深沉的仁爱流传亿年。
注释
国士:指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通常用于形容为国家利益付出的人。
哀:怀念,哀悼。
邪胜正:邪恶势力占据上风,正义被压制。
屈:受挫,被压制。
伸:伸张,恢复。
秦暴:秦朝的暴政。
二世:秦朝的第二个皇帝。
周仁:周朝的仁政。
八百春:八百年的时间跨度,表示长久。
紫云楼:虚构或历史上的建筑,可能象征着权力或智慧的来源。
亿载:亿万年,极言时间之长。
宋深仁:宋朝深厚的仁爱政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轮回和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古今兴衰的反复提醒,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与暴力的深刻认识。

"国士报国士,后人哀后人" 这两句通过强调“国士”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连续性,传递了一种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未来世代的担忧。"万物邪胜正,一理屈终伸" 则进一步揭示了宇宙间正义与邪恶力量相互作用的哲学思考,暗示着不论是非正义如何占据上风,最终真理和公道必将得到伸张。

"秦暴二世灭,周仁八百春" 这两句通过历史事实对比,指出了暴政的短暂与仁政的长久。秦朝因其残酷而迅速覆亡,而周朝则因其宽仁而享国八百年,诗人借此强调了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

"紫云楼上语,亿载宋深仁"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一种缅怀和颂扬。"紫云楼"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标,而“亿载”则表达了时间的长远和历史的深度。整体而言,这两句是在赞美宋代某位仁君或者政治理念的深远影响。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炼,对正义与暴力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仁政与暴政后果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许月卿
朝代:宋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猜你喜欢

番阳道中

画楯朱甍绿霭中,华颠翠岫倚轻风。

行人肠断古乌处,犹在云山东复东。

(0)

明逸宣义披仙馆·其二

仙境清闲识者稀,几人来此学幽栖。

红泉瑶草春长在,流水桃花路弗迷。

丹气犹涵阶下井,遗踪难认壁间题。

祇怜星石今无恙,夜夜寒光北斗齐。

(0)

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其二

年来恼乱探花人,裂尽陶公漉酒巾。

傅粉早工欺白雪,施朱更欲媚阳春。

衣冠未怪多侪俗,花木无情亦丧真。

他日和羹何所赖,纷纷行见满前尘。

(0)

闻寓舍之侧花盛开口占绝句·其一

冶城西北似村家,每共寻春到日斜。

闻说春来花更好,为怜无伴懒看花。

(0)

江村

前村笑语近黄昏,独向江头望故园。

漂泊每怜归去晚,儿童各自解方言。

(0)

严滩

极目飞鸿外,苍茫一渺然。

风清垂钓濑,月淡放梅天。

展卷评诗句,探囊结酒缘。

舟中无此乐,但只闭篷眠。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