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子之歌·其五》
《五子之歌·其五》全文
唐 / 同谷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忸怩(niǔ ní)的意思:形容因尴尬或害羞而不知所措的样子。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万姓(wàn xìng)的意思:指所有人民,所有姓氏的人。

五子(wǔ zǐ)的意思:五个儿子,指家庭中有五个儿子。

颜厚(yá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脸皮厚,不知羞耻,有时也用来形容一个人虚伪、虚荣、自负。

一场(yī chǎng)的意思:一次事情或事件

翻译
对敌人的仇恨弥漫,使得百姓们失去了依靠。
那些厚颜无耻的人,从未懂得羞愧。
注释
仇雠:敌人,仇敌。
万姓:万民,百姓。
遂:于是,就。
无依:没有依靠。
颜厚:脸皮厚,不知羞耻。
何曾:何曾,从来未曾。
解:懂得,理解。
忸怩:羞愧,不好意思。
五子:指五个儿子,也可能象征国家的栋梁。
既歌:已经歌唱,可能指叛乱或失势。
邦已失:国家已经失去。
一场:一次,整个。
前事:过去的事件,这里指国家的丧失。
悔难追:后悔也难以挽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无奈的情感。"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亲朋好友、孤独无依的深切感受,其中“仇雠”指的是世间的恩怨,“万姓”则代表着广泛的人群,而“颜厚”则是形容面孔的丰满,这里用以比喻内心的沉重和外表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两句中,“五子”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五个兄弟,他们共同歌颂国家的繁荣,但现实中却已经丧失了这一切,"一场前事"则是泛指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悔难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深刻懊恤。

诗人通过这短暂而强烈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深切体悟,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充分展示了古典文学中对内心世界描绘的精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同谷子
朝代:唐   籍贯:唐末同谷山逸

生卒年、籍贯、姓名均不详,唐末同谷山逸人。隐其姓名,称同谷子。天复中,昭宗避难凤翔,因直赴行朝,上书两卷论十代兴亡理乱之事。昭宗览其书数日,赐以酒食。何皇后暗遣秦王欲诛之,同谷子遂奔亡,因咏《五子之歌》以讽谕之。事迹见《鉴诫录》卷二、《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诗5首。
猜你喜欢

己亥续怀人诗·其十

念我平生同队鱼,又念丈人屋上乌。

翩翩公孙才似舅,因君问讯今何如。

(0)

己亥杂诗·其八十

寒灯说鬼鬼啾啾,夜雨言愁我欲愁。

只有蓬山万重隔,未容海客说瀛洲。

(0)

续怀人诗·其十五

东方南海妃呼豨,身是流离手采薇。

深夜骊龙都睡熟,记君痛哭赋无衣。

(0)

武清道中作·其二

天到荒寒地,山犹懒刻镂。

沙濛惟见日,树瘦尽如秋。

长路漫漫苦,斜阳渺渺愁。

岭南好时节,不为荔支留。

(0)

杂感·其四

周公作《礼乐》,谓矫世弊害。

秦皇焚《诗》、《书》,乃使民聋瞆。

宋祖设书馆,以礼罗措大。

吁嗟制艺兴,今亦五百载。

世儒习固然,老死不知悔。

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

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

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杻械。

英雄尽人彀,帝王心始快。

岂知流寇乱,翻出耰锄辈。

诵经贼不避,清谈兵既溃。

儒生用口击,国势几中殆。

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

三代学校亡,空使人材坏。

(0)

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其八

二月春风渐解寒,停杯酌酒与君欢。

微吟长句牢骚甚,欲作谀词颂祷难!

尘世已无千日酒,神仙那有九还丹?

春台玉灼共和日,革命频频不忍看!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