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罢惜春赋,持杯亦鲜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萍 乡 客 舍 宋 /戴 复 古 草 罢 惜 春 赋 ,持 杯 亦 鲜 欢 。檐 楹 双 燕 语 ,风 雨 百 花 残 。小 阁 无 聊 坐 ,征 衣 不 耐 寒 。地 炉 烧 石 炭 ,强 把 故 书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春赋(chūn fù)的意思:春天的赋诗。指用春天的景色、风光为题材创作的诗歌。
檐楹(yán y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房屋。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故书(gù shū)的意思:指旧书、古书。
耐寒(nài hán)的意思:指能够忍受寒冷的能力或品质。
石炭(shí tàn)的意思:指受到压迫、困苦或磨难的人。
无聊(wú liáo)的意思:指事物乏味、无趣,缺乏刺激或兴趣。
惜春(xī chūn)的意思: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萍乡客舍》。诗中表达了作者在萍乡客舍中的孤寂与落寞之情。首句“草罢惜春赋”描绘了诗人完成春日创作后的感慨,可能暗示着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着,“持杯亦鲜欢”表达出诗人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
“檐楹双燕语”以燕子的呢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因为燕子成双成对,而他却形单影只。“风雨百花残”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春雨打落了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凋零和诗人生活的不如意。
“小阁无聊坐”直接描述了诗人无所事事,只能无聊地坐在小阁中。“征衣不耐寒”则写出诗人身处异乡,衣物不足以抵挡寒意,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地炉烧石炭,强把故书看”,诗人点燃地炉取暖,借读书来消磨时间,但“强”字透露出他的心不在焉,只是勉强打发时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萍乡客舍中的孤寂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