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夜》
《十五夜》全文
明 / 谢承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上晴云拥一规,盈当三五无亏

初窥枕簟先觉,渐转梧桐影不知。

皓魄满天呈彩夕,秋阳入地藉光时。

狂歌欲向清虚问,兀坐孤停李白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皓魄(hào pò)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洁白的光辉。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李白(lǐ bái)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也指诗词写得好。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秋阳(qiū yá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

入地(rù dì)的意思:深入地下或深入内部,形容极其彻底或极端的程度。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无亏(wú kuī)的意思:没有亏损或缺陷,完美无缺。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先觉(xiān jué)的意思:预感,预知事物将要发生的迹象。

一规(yī guī)的意思:指一条准则或规则。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五之夜月圆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海上晴云拥一规,盈当三五算无亏”,开篇即以“海上”、“晴云”、“一规”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暗示着十五之夜月圆如满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完美画卷,没有丝毫的缺憾。

颔联“初窥枕簟凉先觉,渐转梧桐影不知”,进一步刻画了月光带来的清凉感和光影的变化。月光初照,便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凉意;随着月轮的转动,梧桐树影在地面缓缓移动,诗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月色之中。

颈联“皓魄满天呈彩夕,秋阳入地藉光时”,将月光与夕阳、秋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皓白的月光洒满天空,为夜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而秋阳虽已隐入地平线,但其余晖仍通过月光得以延续,赋予大地温暖的光辉。

尾联“狂歌欲向清虚问,兀坐孤停李白卮”,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他想要高声歌唱,向这清幽的虚空提问,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宇宙的奥秘,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诗人以“孤停李白卮”自比,暗含着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一刻的孤独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十五之夜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谢承举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