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皓魄(hào pò)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洁白的光辉。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李白(lǐ bái)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也指诗词写得好。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秋阳(qiū yá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
入地(rù dì)的意思:深入地下或深入内部,形容极其彻底或极端的程度。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无亏(wú kuī)的意思:没有亏损或缺陷,完美无缺。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先觉(xiān jué)的意思:预感,预知事物将要发生的迹象。
一规(yī guī)的意思:指一条准则或规则。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五之夜月圆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海上晴云拥一规,盈当三五算无亏”,开篇即以“海上”、“晴云”、“一规”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暗示着十五之夜月圆如满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完美画卷,没有丝毫的缺憾。
颔联“初窥枕簟凉先觉,渐转梧桐影不知”,进一步刻画了月光带来的清凉感和光影的变化。月光初照,便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凉意;随着月轮的转动,梧桐树影在地面缓缓移动,诗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月色之中。
颈联“皓魄满天呈彩夕,秋阳入地藉光时”,将月光与夕阳、秋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皓白的月光洒满天空,为夜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而秋阳虽已隐入地平线,但其余晖仍通过月光得以延续,赋予大地温暖的光辉。
尾联“狂歌欲向清虚问,兀坐孤停李白卮”,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他想要高声歌唱,向这清幽的虚空提问,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宇宙的奥秘,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诗人以“孤停李白卮”自比,暗含着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一刻的孤独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十五之夜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