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弃(bù qì)的意思:不离弃,不抛弃,不放弃。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日晏(rì yàn)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天色渐晚的时候。
山田(shān tián)的意思:山田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山坡上的田地。它常用来形容土地坡度陡峭,难以耕种。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云沙(yún shā)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景象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或理解。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昼鸡(zhòu jī)的意思:指白天的鸡,比喻平凡无奇的人或事物。
作土(zuò tǔ)的意思:指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作为,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或价值。
醉如泥(zuì rú ní)的意思:形容酒醉得像泥一样,非常沉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荒凉而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十二月严寒时节,阳光微弱,霜气浓厚的景象。"日晏霜浓"四字,既点明了时间与气候特征,也营造出一种沉寂而肃穆的氛围。
接着,"林疏石瘦第三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清冷。疏落的树林与嶙峋的岩石,共同构成了一幅自然界的孤寂图景。"第三溪"的描述,则暗示了此地的偏僻与人迹罕至。
"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鸣昼鸡",诗人通过"云沙"、"寒烧"、"松屋"和"昼鸡"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荒凉感与静谧美。云雾缭绕,沙地上隐约可见一条小径,寒风中燃烧着孤独的火焰;松林中的小屋空无一人,只有鸡鸣在寂静的白天回响,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后半部分,诗人由景及人,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几聚衣冠块作土",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荣光终将化为尘土的无奈与哀叹。"当年歌舞醉如泥",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往昔的欢愉与放纵,如今却如同泥泞一般,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是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世间的一切追求与经历,或许都只是梦境般的虚幻,不如退守山田,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春雨滋润下的耕作之乐。这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一种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寄托,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