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期(bù qī)的意思:不期指不期望、没有预料到。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出预期。
楚风(chǔ fēng)的意思:楚国的风俗和风格,也指楚国的文化和艺术。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固穷(gù qióng)的意思:指贫穷困困,无法改变的境况。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少壮(shào zhuàng)的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只能感到悲伤和遗憾。
室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事儿(shì ér)的意思:事情、事务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所存(suǒ cún)的意思:所拥有的财产或物品。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托足(tuō zú)的意思:依靠、依赖
芜没(wú méi)的意思:指花草茂盛,遮蔽了道路或水面。
昔岁(xī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以及过去的时光。
指麾(zhǐ huī)的意思:指挥和命令。
壮意(zhuàng yì)的意思:形容意志坚定,决心坚强,勇往直前。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一亩宫(yī mǔ gō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小而精致,内部布置或装饰精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除草二首》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到年老后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不愿困于一室之内,渴望驰骋天下,指挥千军万马。然而,“少壮意更衰,弃书学老农”转折处,诗人感叹年轻时的豪情已逐渐消逝,转而选择学习农耕,生活变得平淡。
接着,“羁旅无田园,飘如野间蓬”描述了诗人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家园,如同随风飘荡的野草。在“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陈蔡之间游荡,感受到楚地的风俗习惯,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秋草日芜没,荷锄事儿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不再追求广阔的天地,只求有一亩之地安身。然而,岁月无情,秋草日渐荒芜,只能与孩子们一起劳作,以维持生计。这句诗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壮志与晚年的生活现状,展现了诗人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以及对命运无奈接受的情感流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